《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中记载到: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是岁,魏文侯卒。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也就是说,在赵国的首任国君赵烈侯去世以后,继承赵国君主之位的并不是赵烈侯的儿子,而是赵烈侯的弟弟。为什么赵烈侯死后不立赵烈侯的儿子为君主,反而要立弟弟呢?赵烈侯的弟弟是什么人? 公元前409年,赵献子去世,赵烈侯赵籍继位赵君的爵位。在公元前403年,赵烈侯便获得了周威烈王的认可,周威烈王承认了赵国、韩国、魏国这三国国家为诸侯国,史称“三家分晋”。自此以后,史学家们便认为这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战国时代的开端,赵国也成为了具有法律效益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尽管赵国其实早在公元前453年的晋阳之战,赵、魏、韩合灭智氏,赵国就已经和魏韩两国平分了晋国。直到周威烈王承认了三国分晋的事实,赵国才算真正从晋国独立出来。赵烈侯便成为了战国赵国的开国国君。 赵烈侯继位初年,赵国便受到了中山武公的侵袭,赵国腹地堪危。赵烈侯将将继位,政权过渡还需要一段时间,可是赵国的额局势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赵烈侯和赵国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求助于瓜分晋国的魏国,请求魏文侯发兵救赵,赵国和魏国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都站成一线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魏文侯虽然答应了赵烈侯的请求,但是也要求赵国拿出智地为报酬。赵烈侯为了救赵,只能向魏文侯妥协。
赵国为了不得罪魏国,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都站队魏国一派,和魏国联合起来攻打其他诸侯国。直到魏武侯和魏惠王时期,赵国变强而魏国势弱以后,赵国才有了反抗魏国的心思和实力,最终脱离了魏国。另外,赵国在赵武灵王以及赵惠文王时期,彻底灭亡了复立的中山国,终于消除了赵国的隐患。 赵烈侯是一个很喜欢音乐的人,那个时代有那么两个音乐家,他们是从郑国来的枪、石两位歌唱家。赵烈侯为了追星,就让公仲连为他们挑选田地,他要厚赏两位偶像。公仲连是一个贤能的人,他内心里觉得赵烈侯不该这样做,但是想不出办法劝服赵烈侯,就只好先答应着赵烈侯,为他的偶像们选合适的田地。公仲连实际上是拖延时间,他过了很久都不兑现,让赵烈侯一遍遍的催着寻找。番吾君来到赵国,为公仲连献上一计,让公仲连为赵烈侯举荐贤德的人才牛畜、荀欣、徐越。公仲连这样做了以后,赵烈侯果然不再要求公仲连为偶像挑封赏的田地,反而要犒赏这些贤臣。 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了,他的儿子赵章的年纪实在太小了,就没有让赵章来继任赵国君主之位,反而让赵烈侯的弟弟赵武公来继位了。公元前387年,赵武公去世,赵国的大臣们才将赵章迎上了赵国君主之位,也就是赵敬侯。 赵武公是赵烈侯的亲弟弟,他的赵国君主之位并不是赵烈侯封的,而是国人所立。在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极少,只有一则云中传说。赵武公时期,下令建造长城以及大的城池,由于一面城墙倒塌了,赵武公便举行了祭祀大典,天空中出现了一群天鹅,几天时间都在天上的云朵中遨游,云朵下面还有很耀眼的光亮,赵武公就说:“这一定就是我啊!”于是就在这个地方筑城,为云中故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