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法宜从篆书入门

 事奴 2019-02-28

“习篆容易识篆难”,对普通人而言,篆书是难以辨认的,而对书法爱好者而言,篆书是被书家们所推崇的入门字体。


一、篆书是诸体之本,历来备受书法大家推崇


历代书法名家非常重视篆书的学习:

“古人以书名者,必通篆籒,篆籀所以为诸体之本。” 

不知篆籀之理,来处浅俗”。 

“魏晋而下,增减笔画以就字势,惟公(颜)真卿合篆籀之理,得分隶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书之至也。”(见《书法正传》)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来源:书法空间——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



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籒然后结构纯古,使转劲逸,伯喈以下尽然。米元章称谢安石《中郎帖》、颜鲁公《争座》书有篆籀气象,乃其证也。”(见丰坊《书诀》)

颜真卿:争座位帖

(来源:书法空间——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



东汉蔡邕《篆势》对篆书评价也很高:“处篇籍之首目,粲彬彬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先”。

王羲之告诉儿子王献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嘱咐其子必须要保密的家传学书诀窍是:“学篆籀,工省而易成。”(见《笔势论十二章》)。

唐太宗李世民最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曾赞道:“祥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惟王逸少乎!”足见王羲之对篆书是很重视并下力很深的。


唐代的张怀瓘《六体书论》云:“大篆者,史籀造也。广乎古文,法于鸟迹,若鸾风奋翼、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銛利精微,同乎神化。”

苏轼评价米芾的书法“ 篆隶真行真”“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元史》称赵孟頫“篆籀分隶行草书,无不绝冠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清代书法大家何绍基说自己:“余学书从篆、分入手。”



何绍基真迹 来源:王南英拍摄于谭国斌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