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时,鲁迅被家人送到全城最严厉的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咱们也跟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往东再往南,跨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
- 私塾离家如此之近,当然用不着家人接送。按如今的说法,鲁迅故居应属于“学区房”范畴。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原是鲁迅老师寿镜吾(1849~1930年)家的书房(北边的厢房)。 鲁迅在这里就读,前后六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日后从事文学创作,就是在这里打下的坚实基础。
先看看“三味书屋”,九十年代来的时候只开放这里。 如今将寿镜吾故居——寿家台门修缮后开放,可看的景点多了不少。
- 书屋正中悬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何为“三味”,据寿镜吾先生的后代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醯醢是佐餐的调料。
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一天上学第一件事是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
- 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 鲁迅曾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那块玻璃底下,九十年代来时可靠近观赏)。关于这个“早”字,有一段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已,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 - 穿过天井即第三进,是一座二层楼,这里分别有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卧室。 小堂前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额枋上悬挂着“重游泮水”匾,是寿镜吾侄儿送的贺寿匾。画两侧篆书对联:“骐骥生绝域;鸾凤本高翔”。
![]()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座小园子,园内种有桂花和腊梅,当年课余鲁迅和小伙伴们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这些也是思泉童年的乐趣之一,特别是看蚂蚁集体搬苍蝇,从源头一路跟随,直到终点、洞穴。
![]() ![]()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
|
来自: 新虞舜客 > 《国內旅游/景区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