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是南明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并不是说着玩的。他继位之后,实施的许多措施,还是可以看见这位皇帝的志向。 他吸取万历皇帝时期党争为国事带来的危害,提出了“用舍公明”的方针,以此来消除党争。同时也在诏书中强调,对于以前参与党争的官员概不追究,以此来保证朝政的正常运转。 求贤若渴,摆脱控制。朱聿键最终能继承弘光帝的位置,全靠以郑芝龙、黄道周等人的扶持。他继位之后,以郑芝龙为首的郑氏家族牢牢把控着朝政,皇帝的权利几乎被架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积极拉拢人才,脱离郑芝龙等人的控制,他任命黄道周、蒋德璟、苏观生、何吾驺、黄鸣俊、陈子壮、林欲楫、曾樱、朱继祚、傅冠等二十余人为大学士,入阁人数之多,在明代历史上从未有过。 朱聿键还是一位爱护百姓,仁慈友爱的帝王。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强迫汉族人民剃发。也就是清初所谓的“剃发留头”的政策,当时许多老百姓被清军逼着剃发不说,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转头又被南明朝廷的官兵杀头。 当朱聿键听说被清朝逼勒剃头的军民往往遭到南明官军诛杀时,特别下诏“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严禁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施屠戮。 朱聿键是一位身世坎坷的帝王,十二岁当时候因为爵位之争,就与自己的父亲一起被祖父关押承奉司内,一关就关了十六年之久。期间如果不是有小官暗自送来糙米,想必早就被自己的祖父活活给饿死了。 后来他好不容易继承了唐王的爵位,没多久就惹怒了崇祯皇帝,被贬为庶民,关押皇室监狱。七年内因为看守太监向其索贿不成,而遭到酷刑对待,病痛缠身。后来崇祯帝身死,他被弘光帝放出,最终继承皇位,但是却又被权臣把持朝政,充当傀儡,还要勉力支撑破碎的王朝。 总之朱聿键的人生是命途多舛的人生,但是他每每都能在绝境中坚持的毅力,却让人敬佩。 历史上关于隆武皇帝的死因还是有很多种说法的,但是另有人说实际上当初被清军俘虏,随后身死的实际上不是隆武帝,而是他的替身。 隆武帝从汀州逃出,逃到湖头的时候,怕被人识破告密,便在妙峰山上的妙峰庙安顿下来,削发为僧,自号“南方僧”。 当和尚只是他一种保命的方法,实际上他隐居之后读书练武,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期望有朝一日能够收复山河,光复大明江山。可惜后来清军铁血统治,很快在中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朱聿键见天下局势已定,这才安心当起了和尚,最终老死湖头。 不过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成立。如果隆武帝真的逃到了湖头,按照当时广东支持南明朝廷的形势,正好可以借机起复,如何需要卧薪尝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