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抖音神曲《一百万个可能》也太好听了吧!没想到原唱竟是外国姑娘!

 由狭渐广 2019-02-28

“在一瞬间,有一百万个可能,是向前走还是继续等......”

抖音用户一定很熟悉这首经常用做背景音乐的《一百万个可能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作词和原唱是一位美国女孩儿。

她叫克丽丝·韦尔奇

克丽丝汀回忆称,去年8月有很多人在她的脸书下留言,称有一个叫“抖音”的APP上有很多人喜欢她的歌,自此这首歌开始在中国走红。

克丽丝汀是美国西北大学中文系的学士,目前正在威斯康星大学读中国古典文学博士。

她大学毕业后曾到中国台湾工作生活,也是从那时起爱上中国音乐并尝试用中文写歌发到YouTube上,她认为中文是非常有诗意的语言。

在YouTube上,不少网友表示虽然听不懂这首歌的歌词,但依然热爱中国,并被这首歌曲深深吸引。

不少中国网友也表示意外,并大赞这位美国姑娘。

还有网友认为,中文正影响着世界。

目前,像克丽丝汀这样痴迷中国古典哲学和诗歌的外国青年不在少数,中国文化让他们焕发出对生命更渴望的动力。



汉语热

汉语热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的现象。

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在迅速增长。据统计,全世界已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

一项调查显示,他们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是去中国旅游、从事贸易活动、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汉语热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信息。

1.“…热”一般直接译作craze即可,“汉语热”可直接译为Chinese language craze;由于“现象”前面的定语太长,故在翻译时采用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说明具体现象,这样更符合英文的表达逻辑。


2.“全世界已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可理解为“109个国家中的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故在翻译时,用“3000多所高校”作为主语,使译文更简洁。


3.“他们学习汉语者的主要目的是…”可译为they learn Chinese for the main purposes of...。“去中国旅游、从事贸易活动、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翻译成动名词短语traveling...engaging in... and knowing...。


4.在“汉语热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中的“它”指代前面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可用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来翻译后半句。


5.在最后一句中,修饰“信息”的定语很长,可采用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来说明message,具体说明传达的信息。

Chinese language craz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a grow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start to learn Chinese. 

The number of Chinese learners increases rapidly in many countri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more than 3000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109 countries are offering courses on Chinese language. 

A survey indicates that they learn Chinese for the main purposes of traveling in China, engaging in trade activities and knowing China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is craze li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which enhances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a. This global Chinese language craze conveys a message tha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eager to know the Chinese cultu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