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聊聊《三体》这本书

 育则维善余言 2019-02-28

现在写这篇关于《三体》的文章,似乎有点晚。

据朋友们介绍,早在2015年时候,《三体》这本书就已经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白领人士之间非常流行,如果能够在闲谈之中夹杂几句《三体》中的经典词汇或者对白,立刻可以大幅度提升逼格指数。

我是在看完电影《流浪地球》后,才萌发了一睹刘慈欣先生代表作《三体》的念头。而且自翻阅第一页起,熬了几个夜晚,接连把小说的三部曲全部看完。

看完之后的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

震撼这样一部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是出自我们国人作家;震撼书中那不可思议的情节;震撼小说在充分展现宇宙科技文明之余,又非常严肃地在探讨哲学问题。

《三体》的牛叉之处,还在于:如果不继续读下去,你永远不知道刘慈欣会为你安排什么样的情节,可谓吊足了读者胃口,这也是作为一个作家必备的修养。刘慈欣真的做到了。

如果笼统来讲,《三体》的故事,从开始到结尾,无不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每当人类陷入恐慌和灾难时候,最后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法子将这些灾难规避;每当人类迎来天堂般的美好时光时候,却总是在不经意间陷入绝望。令人想起金庸老爷子《倚天屠龙记》中小昭所唱的那样“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

这句“吉藏凶,凶藏吉”,分明是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最核心的思想。看来刘慈欣先生虽然在描写科幻世界,但是依旧是以古老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当然了,刘慈欣在创作小说过程中,还是以严密的物理学、天文学常识进行推理、构思,而且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人的思想也在不断转化、进阶。

《三体》由于时间线很长、篇幅非常宏大、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之多,因此在对于单体人物的描写上,就显得苍白了许多,符号化了许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像其他小说那样,塑造得非常饱满。这也使得《三体》除了展现天马行空的科幻世界外,更像是在严肃地讨论各种各样的社会话题,折射人性,特别是在面临生死决策时刻,人类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林林种种,虽然是经过刘慈欣自己的主观推测,但是却达到了很高的深度和广度,也难怪不少政客也非常喜欢阅读此书。


难怪以读金庸而著称的王晓磊也不由得发文感慨:未来,武侠的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取而代之的将是科幻题材。尤其是中国刚刚起步的科幻内容产业。

不过我倒是认为,现在谈科幻产业还有点遥远。《三体》的成功更主要的是刘慈欣本人的成功,试想一个没能在北上广深立足而混迹于小城市一个普通单位的文学青年,以今天的成功观来看,怎么都不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刘慈欣还是那样火了,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代名词,成就了一个不同凡响、独一无二的自我,在这个世间浓重地留下一笔。

所以,还是要向大刘的耕耘和坚持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