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的价格,为何他的石头更受欢迎?

 二闲居 2019-02-28

我国藏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奇石以其天然的美以及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数千年来文人墨客的最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奇石收藏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好,价格也成为奇石价值最直观的体现,通常一块奇石的价格越高,也证明其美学价值较高,所以当一个藏家的奇石以较高的价格被收购时,藏家本人的审美也被市场所认可,这种荣誉感和收获感也成为藏家们对收藏好石头趋之若鹜的动力。

不过这也容易让我们走进收藏奇石的误区,就是一切都以价格论,奇石的价格自然是重要标准,但出离的炒作和盲目虚高也背离了收藏奇石的初衷。

在关注奇石价格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深度地了解石头本身的美学价值,“越欣赏,才能越懂欣赏。”

那么,同样价格之下,为何有些藏家的石头更受欢迎呢?

它需要更具内涵的名字

一方美石,需要一个好听的名字来搭配,就好比一个婴孩需要起一个好的名字一样,如果随便起个狗剩、铁蛋这样的名字虽然好记,但不符合现在生活的审美,孩子长大了也会因为名字而抬不起头。

在奇石界,我们看到很多人给石头起名,观音、佛祖、桃花、荷花之类,名字直观好记,但缺乏更深的内涵,听起来其实跟翠花、建国这类名字一样,满满的时代感,但不太具备美感。

玩奇石是一种发现美的过程,深入地去发掘,自然也会在取名字上面浮现出灵感,这个连电视剧都起名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年代,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给自己钟情的石头起个温婉美妙的好名字。

您需要更有内涵的内心

想要给石头起个让人叫绝的名字,就需要藏石人更深的内在,内在美是驱动发掘生活美的根本,如果缺乏内在的美,是很难发掘出石头更深的内涵的。

就好比不懂书画的人看大师的画作和普通画作,是很难看出两者的区别,因为文化内涵赋予的眼界差别很大。

美石是静态的,但它吸引人的恰恰是动态的美,一块石头安静中所体现的动态,不细心体会是很难领悟的。即使我们不必做到古人那样,欣赏一块美石时需要沐浴斋戒,充满仪式感,至少应该知道当我们喜欢一块美石时,是探索美映照在我们内心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去探索,还需要学习。

美还需要装饰

奇石的美,也在于它的不完美,就好比一个素颜的美女,拥有很好的天然条件,但是也需要恰到好处的妆容修饰,合适的妆容让她的美更加凸显,却不夺去她美的本质。

所以,一块石头是否更受欢迎,外在装饰也必不可少,一个恰到好处的底座,一个完美而不浮夸的衬饰,会让石头体现的主题更加突出,美妙更加自如。但是过于浮夸的修饰则会成为涂在脸上厚厚的粉底,让美变得不自然,结果适得其反。

美更需要交流

赏石就是赏人,美石如果不拿来交流共赏,就和金屋藏娇一样,大家都听说你有一个漂亮的石头,但只是传说,其价值会大打折扣。每一个石头都有共识的美和私见的美,共识的美既是所有欣赏这块石头的人看到的美,大家获得共识,一致认为这块石头很美。私见的美既是每个人内心对这块美石的触摸,所领悟的美,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所领悟的美也各不相同。

例如一块像极了莲花的美石,大家都认同它的体态之美,有人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人则想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有人则想到“观音坐莲”。

虽然是同样市场价格的美石,为何他的更受欢迎?其实受欢迎的不仅仅是他的石头,更是他的内涵,他的处世态度,一个人的内涵丰富,处世温良纯熟,那么他所欣赏的美石也具备同他一样的性格,更让人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