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考古知识(三)测年

 昵称535749 2019-02-28

    本来属于科技考古的一个领域,单独说说,图片画质做得很差=。=意会即可

    测年技术是二战后才出现的,在此前对于绝对年代也就是“距今**年”的判断非常难,如果有伴随出土一些带有详细纪年的遗物还好,例如石碑之类,可如果没有——例如史前时期,我们长期地只能断定相对年代,也就是谁早谁晚的关系。这些考古学文化距今多少年,很多时候只能是推定乃至臆测。不可否认,在19世纪、20世纪初的考古学发展中,许多研究做得不规范、不全面,在测年技术出现前,世界范围内大量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关系都出现了误差乃至失误

    那么前人的失误意味着后面的人就会放任了吗?大概不是吧。凡是看过几年知网的人应该都清楚,发文章不外乎两种内容:全新发现或者“diss”前人的漏洞,只要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过十年二十年,总会有人提出来的,很多概念在几十年里早都重建了无数次。而有些人就很有意思,他们就喜欢以行外聪明人的角度,借着前面的失误来“推知”后人的体系也是乱七八糟,仿佛自己活的这几十年里别人都坐在专业领域里在吃干饭,就你们倒是挺聪明啊。

                            500

    得益于科教频道的作用,测年技术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碳十四,但实际上,测年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出了很多方法。比较常用的是碳十四与树轮校正、热释光、光释光、热剩磁,对于年代更久远的遗物一般使用钾-氩法、古地磁法,当然这类年代久远的测年误差也会变得比较大,不过那样误差一两万年无关紧要,反正那时人跟猴也差不太多。不过嘛,运用最普遍的方法就几种,碳十四做的最多。

500

                                      也就这十几种了

    毕竟不是专门搞测年的,以下仅为简单介绍,看看乐乐就行,有错误请指出。如果需要测年,请联系机构→科学采样→寄送→等结果,现在都是一条龙服务,操心自己看不看得懂就行。

    热释光测年是六十年代出现的,其原理是,陶土中的长石、石英等晶体的电子年复一年地受到土中其他放射性元素的α、β射线的轰击,会游离到晶格结构中。当陶土被加热到约380℃以上后,游离电子归位并以光的形式释放原本储藏的能量。通过同一原理检测陶器自最近一次烧制到现今所储存的能量以及其对放射性辐射的敏感度,即可算得其年代。最常用于晶体比较多的陶瓷类遗物的测年。 

500

可简单理解为,每烧一次就是对它能量的一次归零,此后开始重新计数

    光释光是测年八十年代出现的技术,其原理与热释光类似,都是利用晶体的磷光现象,但其用来激发电子的是光源,这一方法比热释光要精确一些。 

    树木年轮法,20年代末由美国人建立,六十年代后愈发完善,逐渐建立了一万年左右的树轮标准序列。原理比较简单,每年气候不同,树的年轮就会因此不同,而同一环境、同种树木、不同个体的树,它们的轮距、形状是一样的,这样早的和晚的、活的和死的不同个体,将其树轮相衔接,就形成了树木年轮序列。将考古样品的树轮图谱与主年轮序列表对照,就能卡定其年代。当然,误差是有的,伪年轮、年轮缺失等问题干扰性非常强。

500

     *树轮校正:因为环境和年代不同,碳十四浓度也是不同的,如果按某一固定值来测年就会出问题。但是这一变化会被年轮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树轮校正,取树轮上每一年的木质测碳十四年代,建立碳十四——树轮校正曲线,这样就能将碳十四年代转化为日历年代,提高精度。

500

               二者结合,用计算机经过一番统计学的处理后拿到的就是这个表

                       BC是公元前,BP是距今

       在一个标准偏差(±40年)内的概率为68.2%

       在两个标准偏差(±80年)内的概率为95.4%,其中又分为四个数据,概率不同

    碳十四测年法,1949年由美国科学家利比提出并公布了第一批数据,此方法对于绝对年代谱系的建立具有极高价值,迅速得到发展,几个大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碳十四实验室,还不止一个,美国的...我忘了,中国的有北大、中科院等机构,英国的牛津,这些都比较强。

    我国的发展比较坎坷,1955年夏鼐先生一拿到利比的书就认识到了碳十四测年法的重要性,在他和仇士华先生等人的努力下,克服困难建立了中科院考古所碳十四实验室,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应用,但是用的还是普通的碳十四测年法。后来八十年代我们想搞加速器,问题还是——没有钱,刚好那时候英国人也是败家子儿,缩减开支干掉了一些项目(是不是工党的功劳我没查到),牛津的一个加速器养不起得送人了,咱们赶紧去联系,把它接到北大来,搞了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优势明显,精度高、样品需求极少、所需时间短),后来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些人大概很失望,又是欧洲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建树,在夏商周断代工程、探源工程等实施的时候我们在实践中改进了方法、提高了精度,而现在北大、中科院实验室水平在全球也是第一层次的。网上有仇士华先生的访谈,挺有意思的,网址在此

500

                           我国的碳十四数据一般在期刊上公布

    碳十四测年的原理我后来发现百度百科讲得很明白了,就不多啰嗦,自己查。而其过程,大致为采样、制备样品、测量样品、数据处理与树轮校正,具体的自行知网百度学术读秀。校正需要不断更新的程序,我们用的经常是牛津大学加速器碳十四实验室开发的OxCal树轮校正程序,上面那张图已经标明了用的是什么——又是英国,有些人大概更失望了,这可是“捏造文明的主犯”啊喂。

    牛津的网站在此,还公布了很多碳十四测年数据,要制造文明还是挺费事的噢,又要造成千上万的假数据,还得发展碳十四测年技术不落下并全球分享。你们确定“文明造假论”不是第五纵队欲扬先抑,吹爆外国的手法?

    各种绝对年代测定方法的出现给世界考古学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纠正了前一百年的大量错误,建立了比较可靠的年代谱系,在文物鉴定等方面也提供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打假手段。对我国来说,就帮助我们建立了新石器时代年代学的谱系,还彻底否决了“仰韶和龙山谁是夏文化”此类的争论、解决了年代相近的不同遗址的关系问题。有些人批判的没错,目前的测年方法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弱点亟待改进,有时甚至依旧存在“主观能动性”。但是,就像高考一样,有些人天天骂,你能提出个更好的替代方案么?

图片、知识来源&建议阅读:

        《中国科技考古导论》袁靖

        《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

        《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社科院考古所

        澳洲小哥视频,来自Youtube   B站有搬运,建议屏蔽弹幕-.- 

    只看测年的话,能看完仇士华、蔡莲珍还有陈铁梅等几位先生的成果就很可以了,毕竟有钱的顶级考古机构就这么三五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