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梦先生每晚九点,与你相约读书。 一个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线应该越高一些。这样才能避免纵然他人,也能保护自己。 也许,你从小被人称赞“性格好、没脾气、文静”,虽然你也不太喜欢听,但你工作了几年,在人际交往中一次次受伤后; 你可能会觉得,还是本性善良但个性鲜明又会发脾气的人过得比较好。 虽然你尽量避免和别人闹矛盾,虽然你的朋友也不少,虽然有些事儿在别人看来就该生气; 而你觉得没什么,但你终于慢慢发现,这样的你让别人不知道你的原则在那里,慢慢地自然变得不再重视你,珍视你。 小王打电话给原来的同事,同事说:“真怀念你啊!你走了,天这么热,都没有人给我带可乐了。” 这样一句话让小王的心情跌到了冰谷。 小王刚进公司的时候,为人热情大方,谁都喜欢找他帮忙,而小王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平时他总是早早地就到了公司,收拾办公位,打扫卫生。听到谁说一句“没吃早餐,好饿呀”,他就会主动拿出自己的饼干送过去。 随着工作渐渐增多,小王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帮同事们了,抱怨却随之而来,有的人还当面开涮:“小王赶紧去仓库领一包打印纸来,我们等着用!” 碍于情面,小王还是默默地照做了。 再后来,主管吩咐小王干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儿,比如去仓库帮他搬东西。结果,小王刚出办公室大门,就被出差回来的经理逮个正着。 经理问小王去干什么。为了不给主管添麻烦,小王就说去买办公用品。结果经理不知从哪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把小王叫进办公室训了一顿。 说他身为人事部行政人员,连“诚信”二字都做不到,又怎么能管理其他人呢? 小王就无言以对,递交了辞职申请,背着“好人”二字的他,丢了工作。 身在职场,很多人也会遭遇类似的有苦难言。就像小王,那么容易被人指使,无非是因为错把无原则的宽容当胸怀,所以不懂拒绝,这样的善良往往最容易受伤害。 我有一个在北京做幼教项目的朋友,经常要赶早到全国许多城市跑业务。这天一大早,我习惯地开始刷微信朋友圈,果然他早早地就发了一条动态。 然后,我看到了这么一段文字: 上气不接下气地赶上最早的一班列车,后背全湿透了。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座位,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大爷已经坐在那里。 “大爷,您不是这个座位的票吧?” “嗯,走的急,买的站票。赶上哪个就坐哪吧。”“大爷,您到哪儿下车啊?” “没多远,石家庄。运气不错,车都快开了,这个位上还没人。” 我欲言又止,默默地离开,就让大爷安心地坐着吧。 人性中蕴藏着这样柔软而有力量的善良。可以让彼此缺乏信任的陌生人放下心中的戒备。 正如罗佐夫所说的那样:“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善良是一种良知,一种本性,它立足于道德之上。 所以我们的善良必须要有底线,我们做事一定要有原则,我们要学会说“不”。 不然,一步步的退让,一次次的允许,一次次的妥协,最终的结局就是被赶出帐篷。 如果对于一个看准了你善良,然后还肆意剥削利用你的人,请你千万要狠下心来,这些难为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也永远不要对这样的人善良,因为他们只会让你的善良变得很廉价,也丢失了你自己的价值。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