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戛然而止”是不是世界上最令人不爽的事情之一?

 昵称62450642 2019-02-28

是!自动配料系统

上周去看《阿丽塔》,女主角终于要去打Boss了,终于看清楚爱德华·诺顿的脸了,下一秒就结束,全场一片哗然“原来我看了一个预告片”。昨天看《灵能百分百》,拥有超能力的主角第一次爆发到不可估量的数值,突然放起了片尾曲。电视剧就更不用说,为了留住你,总在最后几分钟留下一个悬念、发生一件大事,让你乖乖地等待下一集。

但“戛然而止”又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之一,1942年4月的澳大利亚,二战还未结束,美国战地记者梅尔威尔从墨尔本乘飞机前往达尔文市,另一架飞机失控之后撞上了他乘坐的飞机,梅尔当场死亡,时年仅仅25岁。在不久之前,他曾在黑夜的掩护下长途跋涉2000千米,躲过了被抓捕的命运;曾冒死坚守在危机重重的战争前线,只为让士兵们的母亲知道她们的儿子是多么英勇无畏;曾躲过几十次轰炸,在极其狭窄的小岛上被困数周,只为让自己的国家不要像以往忽视其他战役一样忽视那里正在发生着的战役。如今他离家万里,伤痕累累,没有了呼吸,留下家人和新婚5个月的妻子,这位新闻界战士的人生在精彩之处谢下了幕。

几十年后,同样是记者的比尔·赖瑟收到了一份来自祖母的圣诞礼物——一台小巧精致的打字机,是祖母的表哥梅尔威尔·雅各布的遗物,但他从不知道这位一生充满浪漫与奇遇色彩的伟大记者是自己的亲人。从这台打字机开始,比尔拿到了梅尔拍摄的照片、来自菲律宾马尼拉的文件夹、寄给时代杂志的信件和一卷胶卷等等来自战争时期的老物件,梅尔最后5年的人生,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

《二战梦魇》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叫“美国记者亚洲战场逃亡录”,从看第一篇开始,我就准备好了纸笔,把梅尔“逃亡”过的地方按顺序列了出来。从北平到墨尔本,从兰州到马尼拉,在二十几个城市中,梅尔最爱的是重庆。当他在马尼拉过着热闹、虚伪又奢侈的社交生活时,他写“我还是更喜欢待在事件层出不穷的重庆”;当他逃亡时,他想回到那个“外国人都是带着想要再次回来的想法离开的”重庆。

虽然这样说有些像重庆旅游广告(不是广告!),梅尔如此喜欢重庆是因为他在那里生活了大半年。1939年年底,重庆作为陪都而存在,从上海去重庆,需要先坐船到香港再乘飞机到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梅尔开始全面思考错综复杂的中国国内外战争局势,他期待着这次旅行,为自己的新工作和新朋友感到兴奋。梅尔在宣传部工作,负责国际广播电台的运行和杂志供稿,工作之余,他迫不及待地用双脚探索这座云雾缭绕的城市。

新铺的路面上挤满了从被侵占的海滨城市而来的避难者们,到处都是为了避难而打通的防空洞;潮湿让空气变得闷热,蚊虫大肆侵扰,公交车排放的废气几乎让人窒息;喧闹的街道上到处是兜售破碎工具和破旧衣服的穷人,还有常年不洗澡、散发臭气的妈妈们试图喂养正在臭水沟里排便的孩子。“一个仆人在明火上为你加热了洗澡水,等到水被倒入澡盆的时候,要么已经凉了,要么就因空袭警报再度拉响而无法洗澡。一块巧克力千方百计地掰开来卖,美国香烟和出租车一样少见。”1940年的重庆,匮乏、贫困、危险、不便,梅尔说“重庆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宜居的城市了”,然而这个城市却几乎留住了它的每一个过客,令人时时回想。当梅尔学会了从游客那里要两根烟,吃着中国菜,就着米酒思考如何解决世界上存在的问题,真正享受到了在重庆生活的乐趣,就像喜欢一个东西只能我自己说坏话你们说了我就急眼,重庆酷热难耐,喧闹无比,它污秽航脏,死气沉沉,但它是家啊。

梅尔镜头下1940年的重庆,©️比尔·赖瑟

由于工作性质,梅尔还与重庆有钱有势的人关系密切。那年春天,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自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住在同一个城市,梅尔得到了在电台同时采访三位的机会。在这之后,他与几位女士的关系一直很好,在梅尔的新婚之际,宋庆龄和宋美龄都送来了华丽精美的礼物。然而总体来说,在重庆的工作是艰苦的,严酷的空袭导致梅尔每天要花很长时间在防空洞中,同事的低效率与不负责也使他忍无可忍,就连自己期待已久的采访都没有机会去做,《时代》周刊和《生活》杂志没有采用他的任何文章……思考再三,他提出了辞职,前往东南亚,后来又从马尼拉出发过了5个月的逃亡生活。

真正成为战地记者的这两年,梅尔的改变是巨大的。1936年,20岁还在读大学的梅尔在岭南大学交换了一年。这一年里,“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接连爆发,当梅尔留学回家接受采访时,每个记者都引导人们从“恐怖”的角度让他们进行报道,杜撰的新闻满天飞。对此,梅尔在硕士论文中写道:

除非美国人了解了远东,充分认识整个事件的背景,对事情有了明智理解,不然中日新闻将会继续甚嚣尘上、耸人听闻。只有符合新闻模式的故事才能加以报道。这样的话,那些意义深远的运动,正如中国内部的阶级运动,将始终不为美国民众所知。要么美国人明晓远东并非只是8000英里远,要么东方事件促使美国有所行动,否则新闻界的这种状态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而仅仅两年后,重庆隧道惨案发生,至少有4000人丧生。梅尔用相机拍下了遇难者的尸体,将这些令人心生恐怖的照片和详细描述这场灾难的报道寄给了编辑,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许多美国读者不愿意相信战争如此残酷的事实,但是梅尔所做的,正是记录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所经历的重要到无法被世界遗忘的时刻,这是他所拥有的勇气。

他永远也不会老去。

简介: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梅尔,曾作为交换生在岭南大学学习,深入了解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战地记者奔赴太平洋战场,他的爱人安娜丽曾是著名编剧,厌倦了虚浮不实的好莱坞后,也奔赴战争一线。二人在中国时与国民党高层关系密切,发表了很多反对日军侵略的文章,一旦被日军抓捕,势必被关进集中营,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当日军入侵菲律宾,意图侵吞整个亚洲时,逃亡之旅就此展开……

著名记者比尔·勒什,通过梅尔的私人书信、深入的历史调查、大量的采访,真实再现了夫妻二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惊险刺激的传奇经历,呈现了一对美国记者对中国的热爱以及对彼此的爱恋。书中有亲历战时中国的深度描写,不顾安危献身报道的无所畏惧,在重重炮火之下悄然绽放的永恒真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