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死于校园霸凌之前,没有人知道她挣扎了多久,专家:打回去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9-02-2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每一年,全球2.46亿学生,因霸凌而痛苦,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霸凌,这其中,30%的人选择沉默,而59%的人,旁观欺凌时并未挺身阻止......

霸凌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

校园霸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并且悬而未决的难题。

网络上爆出的校园霸凌事件已经非常触目惊心,但还有很多发生在黑暗之中不被知晓的暴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忍卒想!

因此,关于“孩子被霸凌该怎么办”的问题,家长们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并且很多父母的建议是:打回去!

有一个妈妈就是这样做的:3岁的儿子被同班小朋友欺负,妈妈抓着儿子的手打回去。

视频一经曝光,就在社会上引发热议。有人赞同妈妈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是教孩子暴力,不应提倡;还有人则认为这是大人欺负小孩,实属不该。

那么,关于霸凌,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孩子被校园霸凌,到底该不该还手?

对此,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在电视节目《开讲啦》上,给出很中肯的建议。

教孩子,被欺负要打回去

在节目现场,对于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李教授直言:肯定会啊!

她分享了自己孙女去幼儿园时被伤害的事例。

孙女上幼儿园的时候,被一个同班的小男孩抱起后扔下,头部磕在了坚硬物上,导致肿胀。

因为男孩和女孩体力悬殊导致孙女挣脱不掉,李玫瑾教授当时给孙女支招: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两只手拽对方耳朵,一疼,他自然就把你放下了。

为什么教孙女打回去?李玫瑾教授强调:

被欺负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别人,因为好玩。

这些孩子一旦失去敬畏之心,无视规则,一次欺负,就会演变成次次欺负,最终演变为霸凌。

你一定也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新闻:

2018年10月11日,宣威14岁少女刘某因为不堪忍受校园暴力喝农药自杀!

2018年8月20日,东莞16岁女孩乐乐因遭受校园冷暴力,选择跳河自杀!

2016年6月1日,青海15岁少年陶某在遭受长期霸凌后崩溃,服毒自杀留下血书!

……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有些对别人实施霸凌的孩子甚至会想:我只是开了个玩笑,怎么就伤害他了?

他们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到底有多么恶劣,但其实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可能足以毁了他的一生。结果可能就像《人间失格》里叶藏一样,在怯懦中度过充满自我疑惑的小丑的一生。

这也是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打回去”的原因。

忍耐是美德?反抗才是成长的出路

《论语·宪问》里有这样的一个对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有人问孔子,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

孔子回答:“用什么回报善行?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这句话用到校园霸凌上也一样可行。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

孩子小时候的一切遭遇,都会对他的性格和思想造成长久影响。这世上从来没有人会因为你不反抗就会对你友好,忍耐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只有奋起反抗才是出路。

《未择之路》有这样的情节:

儿子在学校被几个同学打得一脸淤青,爸爸问他怎么不还手,他说:“打不过,还手也没用。”

爸爸说:“打不打得过是能力问题,打不打是态度问题。态度决定命运。”

面对不公,沉默会让施暴者变本加厉,而被害者只会陷入黑暗的深渊。所以,请告诉孩子,如果被欺负,勇敢地打回去。

远离欺凌的3个方法

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中针对校园霸凌总结了三个方法。

告诉孩子,欺负别人是错的

这是一个家教问题,父母应该给孩子良好的家教,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绝不能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塑造温馨理性的家庭环境,教孩子控制情绪并且选择正当的处理事情的方式,看到他有伤害性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方式很重要,优质的教材更是关键。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孩子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学会在危险的情境下如何保护自己。同时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欺负,如果孩子从来不锻炼,没有强壮的体格,轻易能被推倒,下次别人还会推他,好玩呀。

美国有位叫Milla Bizzotto 的9岁小女孩,她也有过在学校被欺负的经历。

为了让自己不再被欺负,她坚持锻炼,竟完成了全美90%成年人都不能通过的极限挑战,更强大的自己让她充满自信,再也没有被欺负过。

要有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李玫瑾教授认为,一个好的父母,不仅要告诉孩子被欺负时要反击,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在反击时不要伤到别人什么地方。这其实就是“以直报怨”的完整概念。

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规则意识,树立起规则观念。

简而言之,对于霸凌,我们需要教育孩子的观念就是:首先不能欺负别人,其次不能被别人欺负。

来源:天才宝贝早教乐园

————————————————

临沂社科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