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老师看世界】古城遗址是杰拉什先人的舍利子

 老鄧子 2019-02-28

胡老师看世界


胡少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书33年了。人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我的工作内容偏偏是“水往低处流”,教过大专、中专、高中,现在临近退休了,教初中,自嘲曰“厚积而薄发”。是深圳市程少堂研究员的“语文味”课题的核心人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文化价值观、哲学性思辩、文采修辞的挖掘,举办讲座,基本上“门人弟子填其室”,有效果,受欢迎。

写作上推崇汪曾祺风格,喜欢从生活里撷取细节反映人物精神,汪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我什么都不是。但我牢记先生的教导:“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于是我开始走世界。欣赏各地的自然景观,写出心中的愉悦;了解各国的文化遗产,梳理历史的沿革轨迹;接触他们的社会伦理,坚定自己的道路自信。多做国情比较,才能做真正的爱国者。

我还很欣赏欧阳修的一句话:“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庐陵欧阳修也。”行能同其乐,停能述以文,这是我的人生追求。


 

    清华的教授讲古文化,认为古代文化成熟的标准之一是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如果以此尺度来衡量,杰拉什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大城市了。

   杰拉什座落在约旦首都安曼市北,距安曼与约旦河谷差不多都是32公里,是约旦境内保存得最完好的古罗马城市遗址,没有之一。


    这里是罗马帝国时期环地中海贸易的商贸重镇。有宽敞的通衢大道,大石铺垫,绵延十里,道路两旁商铺林立;两条大道交汇处建筑一个椭圆形广场;广场之北的山坡上有著名的罗马剧场,设置了两万个座位;跑马场与街道平行,围墙高厚,马道平直,适合竞逐。小山最高处是月亮女神庙和教堂,宗教建筑以对称、宏伟而闻名世界。


    最值得关注的是杰拉什古城中心的椭圆形广场,它是罗马市民社会、政治和生活的中心。占地不下两万平米,方形石砖,圆形图案,砖方地圆,开阔宽敞;广场边沿圆柱环绕,精神别致。空旷的广场周边,分布着城市官方奉祀的神庙和公众生活相关联的市场。每座建筑前均有一排覆顶卷形廊柱,气势恢宏,极尽奢华,驻军以此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


    该城还是一项面子工程,用来向罗马皇帝示好谄媚,让罗马朝廷的主人一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荣耀和伟大。古城南边的哈德良凯旋门,就是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哈德良巡视而建。

    后来尼禄做了罗马皇帝,他热衷于艺术,以“伟大的艺人”自居,于是凡有罗马驻军处,都有罗马剧场建起来。大一点的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都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规制基本相似。尼禄满世界长时间的巡回演出,极大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和欲望。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批评的秦王朝与罗马帝国相处在同一时期,他们都追求奢华,阿房宫里“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杰拉什的神庙教堂、宫廷剧院的奢华程度,跟秦始皇的阿房宫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梁启超在《张博望、班定远合传》里说:英国管治印度,“惟赋印度之财,以养印度之兵,用印度之兵,以墟印度之国”。这是殖民主义惯用的伎俩。杰拉什的建筑必是杰拉什人之手艺,杰拉什的富有必是杰拉什人之财产。罗马建筑每一方巨石下,必有一个冤死的杰拉什人的灵魂。每一根圆柱,每一个穹顶,每一座建筑都是都是杰拉什人用牺牲和血泪浇注而成。


    昔日的城堡,现在都只剩下断壁残垣,一切的辉煌都已成为过去。只有巨大的罗马石柱或倒或立,倾圮废弃,留在原址给游客讲述过去的故事。

    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里,民间认为,人久离淫欲,精髓充满,就会有坚固的舍利子。舍利和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主要是由于高僧大师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


    杰拉什古城遗址是杰拉什先人的舍利子。如今的古城遗址博物馆游客如云,人们前来参观考察、吊古伤今,态度恭慎,神色凝重,表现出佛教徒对舍利子一般的虔诚和尊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