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并持续到21世纪初期的高校大合并浪潮中,有的因此陡然壮大,甚至于鸟枪换炮,有的则被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徒发“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叹,前文所写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如斯,本文将谈到的吉林工业大学亦如斯。 吉林工业大学前身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校门
1954年,当时的机械部、教育部和农机部决定在长春建立汽车拖拉机学院.并任命时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的饶斌为筹备委员会主任,筹备建校工作。1955年,经教育部及一机部商定,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山东工学院部分有关专业调整合并,建成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饶斌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改为吉林工业大学。1960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
作为曾经的机械行业直属院校的老大,吉林工业大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探路者,被并到吉林大学实在有些憋屈,和被并的其他院校——长春地质学院、长春邮电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不同,由于它们不是所属部委的老大,面临着被下放到地方的尴尬,投靠到教育部直属的大哥大——吉林大学也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但吉林工业大学不一样,它在合并之前就已经划归到教育部直属了,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211工程预审,是首批进211工程大学的27所大学之一,要知道,现在的985工程高校数量也不过是39所呀,由此可见吉林工大的赫赫实力,据说曾经的大学生就业率高居全国前三,可以说是完全可以和吉林大学分庭抗礼的。但为了让吉林大学能顺利进入中国大学的金字塔尖——985工程,吉林工业大学被迫做出了巨大牺牲,于21世纪初并到了吉林大学,于是乎吉林大学一下子成了当时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中合并院校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 朝气蓬勃的吉林工业大学校园 校园鸟瞰,很多建筑不复存在。 标志性建筑物——校部红楼被无情拆除 不妨看看曾经位列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三甲的高校的命运—— 当年的饭票,还存留着昔日的温情 一个吉林工大之子如此回忆道:那时的站牌名字就叫“工大东门”。这个名字开始的时候让人有些费解,可是久了就会懂得,虽然合校之后,原来的吉林工业大学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在南岭校区的学生心中——甚至是在长春人的心里,工大依然是一个坐标,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坐标,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温暖。 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校徽
最后要说的是,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而对于一个大学来说,建筑就是凝固的的文脉和根基,吉林工业大学老校区本为伪满洲国伪满中央警察学校,不知见证多少历史风云,而作为吉林工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校部(红楼)在合并后不久就在学子的苦苦哀求中被无情推倒。
不由得让人想起两句诗,一句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句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961年毕业纪念章
|
|
来自: blackhappy > 《同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