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端口”(port)与“接口连接器”(connector)的概念。硬件设备的端口又称接口,其电气信号由接口规范定义,而数量则取决于控制芯片(Controller IC,也包括RoC)的设计。但接口也好,端口也好,都必须要依托一个实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引脚和接插件,才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进而组成数据通路。因此,就有了接口连接器,它们总是成对使用:在硬盘驱动器、HBA、RAID卡或背板上的一方,与位于线缆(Cable)一端的另一方“咬合”在一起。至于哪一方是“插座”(receptacle connector,插座连接器),哪一方是“插头”(plug connector,插头连接器),视具体的连接器规范而定。 SATA线缆和连接器的情况相对简单,一个端口对应一个接口连接器,线缆也就只有单路连接。SAS则不同:一开始便支持4路的宽链接(wide link),允许多达4个窄端口(narrow link)聚合为一个宽端口(wide port),并制订了相应的连接器规范。这样一来,SAS的接口连接器至少有两种了,再加上内外之别,各种可行的组合使得SAS线缆的类型多达几十种。如果考虑各个计算机厂商为了布线的需要而作出的接口连接器形状的改变,那样的话SAS线缆的种类就更多了。 SAS首先定义了硬盘驱动器的接口连接器,其规范是SFF-8482。SAS硬盘接口与SATA硬盘接口是相同的,除了它的硬键锁定式设计,以防止SAS插到SATA驱动器系统中,SATA的数据线不能直接连接到SAS硬盘驱动器上。但SAS数据线可以兼容SATA硬盘驱动器。 内部连接器:Mini SAS 4i(SFF-8087) 内部连接器:MiniSAS HD(SFF-8643) SFF-8470外部连接器简介: SFF-8470连接器有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InfiniBand常用的卡笋式(上)和SAS选择的螺栓式(下) InfiniBand 4X连接器遵循的是SFF-8470规范,该规范设计了两种连接器的固定方式,InfiniBand采用了卡笋式,即插头上的簧片卡在插座上的缺口中,轻按簧片即可快速解脱。SAS则采用螺栓式。 MiniSAS外部连接器(SFF-8088) SFF-8088连接器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典型的就体现在这个外壳上:扣具十分牢靠,同样是插入到位即获得良好的固定,而在解脱时只需扯动拉环或按下释放按钮,便能轻松地拔出。 SFF-8088连接器依对齐位置不同分为两种情况,"In" Key的标识是圆形,而"Out" Key的标识是菱形,不同标识的对齐插槽(Key slot)位置也不一样。 MiniSAS HD外部连接器(SFF-8644) SAS连接器的应用设备——SAS/HBA/RAID卡、SAS硬盘/磁带驱动器、磁盘背板、SAS磁盘柜(RAID/JBOD)。 SAS的连接器规范——SATA Style(SATA样式)、SFF-8482、SFF-8484、SFF-8470;SFF-8087、SFF-8088、SFF-8643和SFF-8644。 内置SAS线缆在SAS HBA/RAID卡到服务器磁盘背板上连接的部分情形: 总结起来内置SAS线缆在SAS HBA/RAID卡到服务器背板上有以下几种连接方式: SFF-8484 to 4 SATA; 4 SATA to SFF-8484; SFF-8484 to SFF-8484; SFF-8484 to SFF-8087; SFF-8087 to SFF-8484; SFF-8087 to 4 SATA; 4 SATA to SFF-8087 ; SFF-8087 to SFF-8087; SFF-8643 to 4 SATA; 4 SATA to SFF-8643; SFF-8643 to SFF-8087; SFF-8087 to SFF-8643 SFF-8643 to SFF-8643 SAS HBA/RAID卡直连SAS/SATA驱动器,又会多出几种“一拖四”的SAS扇出(FAN-OUT)线缆: SFF-8484 to 4 SFF-8482; SFF-8484 to 4 SATA; SFF-8087 to 4 SFF-8482; SFF-8087 to 4 SATA; SFF-8643 to 4 SFF-8482; SFF-8643 to 4 SATA。 SAS外部连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SFF-8470 to SFF-8470; SFF-8470 to SFF-8088; SFF-8088 to SFF-8470; SFF-8088 to SFF-8088; SFF-8088 to SFF-8644; SFF-8644 to SFF-8644。 还有几种“一拖四”的SAS扇出(FAN-OUT)线缆: SFF-8470 to 4 SATA; SFF-8470 to 4 SFF-8482; SFF-8088 to 4 SATA; SFF-8088 to 4 SFF-8482; SFF-8644 to 4 SATA; SFF-8644 to 4 SFF-8482。 发布于2004年的串行连接SCSI(SAS)包涵在一个混合互连的家族。连接器之所以这样目的明确的选择,是希望在SAS和SATA协议之间的具有相互的配合性。除硬盘(HDDs)之外,关键是互用性和可选性。 SAS从2004年发布以来,经历了非常初的SAS1.0/1.1规范,到后来的SAS2.0/2.1规范,再到目前的SAS3.0规范,接口方式跟传输速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AS1.0在此不再赘述。 SAS1.1 因为SAS1.1新的应用迅速带动并提供了所需的更高数据效率和更高的密度连接器。Mini-SAS的外接和内接解决了双倍速数据速率和增加了双倍的接口密度以及实现外部连接器接口密度的四倍于内部接口的密度。非常关键的是外部I / O口被定义为“输出口和终止口。”电缆插头被定义为“输入插入端”和“输出插入端”的钥匙插槽。这种组合开放了具有两头都带有“终结”的一头为“入口端”和另一头为“出口端”的两头都能同时交换使用,定义了这个标准就将能使同类电缆服务到所有的应用中。 SAS2.0 的电缆部件插入到旧系统中,因为驱动更长的电缆所需的电压更高。 SAS2.1 SAS 3.0 ----更高的端口密度适配卡、服务器和交换机 ----接受插入2个4X或者一个8X的电缆到相同具有8X主机插座的性能 ----具有电缆管理,需要基于Mini-SAS机械键控定义的很少主机设计被淘汰。再参照Figure 2,物小型SAS导轨变成一个单一引导导轨 ----减少为一个带有Mini- SAS HD 结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依赖SAS预留的空间。1.8"固态硬盘已经出现,连接器已被定义为使这些SAS和SATA设备连接成一个SAS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