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善于运用逻辑方法正确地分析问题,善于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有效地解决问题。一线工作法正是通过“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锤炼,经验在一线总结,作风在一线转变”等方式,助力管理者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情况在一线掌握—要想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开展基层调研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在调研之前,要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确定调研的主题,聚焦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制订调研提纲,明确调研方法,要防止先入为主,避免带着框框看问题,带着观点找素材;要注意调研对象的广泛性,既要听基层干部的汇报,也要听员工的心声,既要看代理商的实施情况、更要看用户的反馈。只有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实地调研,才能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为下一步科学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决策在一线产生—决策有成本、决策有代价、决策有担当。回顾过去,中国移动之所以能取得长期的快速发展,除了公认的政策因素外,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功不可没,它使企业少走弯路,在速度与效益上较同业者领先一步。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流程规范、风险控制与效益效率、快速决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笔者认为应加强“一线决策力”,让直接面向客户的前端组织变得信心满满,让他们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让掌握资源的后端部门能真正为前方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服务和分析监控,而不是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加强“一线决策力”并不是要让所有的决策都由一线自主决定,而是“有限决策”,其目标是让一线员工成为企业最敏锐的神经元,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作为企业大脑的高层,并在授权范围内尽可能快地作出自主决策。值得振奋的是,一些地市分公司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主动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优化流程等措施来解决长流程、迟响应的问题。 问题在一线解决—对于地市分公司而言,市场营销无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寻找业务发展的突破口,是分公司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以发展新增用户为例,海南儋州按地域分为北岸地区和南岸地区。北岸地区多岩石,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民风质朴强悍,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只在春节期间返乡探亲,时间从农历十二月持续到来年正月底。他们的消费特点是:怀揣积攒了一年的收入回家,有强烈的消费冲动,希望能给家里人添置些新玩意儿,比如手机。他们喜欢走亲访友,每当镇里赶集的时候,平日里门可罗雀的街道刹那间变得人山人海,这正是发展新增用户的大好时机。我们有针对性地在北岸地区的车站、集市、广场、专营店等人流聚集的场所,开展以“服务返乡客户”为主题的放号促销、终端路演等活动,同时协调网络优化部门提前对该地区的载波进行拆闲补忙,在不增加网络总体投资的情况下有效地吸收了这部分务工人流的话务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能力在一线锤炼—地市分公司的工作具有鲜明的基层特点,事无巨细,千头万绪,既要圆满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又要妥善处理好公司内外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问题没有惯例可寻,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就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得到锤炼。
经验在一线总结—近年来,笔者养成了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每天碰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一一总结。不知不觉,在儋州移动分公司工作的四年里,积累下来的工作日记已达34万字。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笔者能不时回头重新审视、反思,经验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中不断地总结、升华。 作风在一线转变—“关着门写方案,想当然定目标,拍脑袋做决策,拍胸脯做保证。”这样的事要少做。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最忌讳的就是脱离群众。管理就是管人,一项工作推动得好,一定是领导带头,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一线工作法的核心正是深入基层访真情,科学决策勇担当,解决问题炼能力,总结提升转作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