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白为常 甜白釉瓷是永乐时期宫中主要用瓷。 广东台山南宋沉船中,曾出水有类似造型的锡壶,也有学者据以推测其为穆斯林使用的汤瓶。 明永乐 甜白莲花纹梅瓶 根据1989 年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发掘报告, 永乐前期地层中的甜白釉瓷器占所有出土物的98% 以上。 ● 苏麻离青为饰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盘 盘子弧壁,矮圈足。 器底露胎,全器以青花为饰。 口沿下是海水波涛纹,内壁有莲花、石榴、菊花等各式花朵共十三朵, 外壁口沿下绘卷草纹, 壁面画缠枝花卉十四朵, 近圈足处有回纹一週。 盘心主纹饰是莲花、慈菇等扎成的花束。 ● 颜色釉 明永乐 翠青釉三繫盖罐 明永乐-宣德 龙泉窑 青瓷划花莲瓣碗 高6公分 口径15.2公分 底径5.1公分 明永乐 甜白四季花卉纹莲子碗 这是传世唯一一件永乐时期的瓷质大勺。 这件勺子的尺寸极大,勺口宽而深,握柄细长。 全器以青花为饰,器内满书青花梵文种子字,器外散点式分布二十四朵莲花。 明永乐 青花穿莲龙纹天球瓶 青花天球瓶硕大浑厚,器身环绕威武雄猛的穿莲三爪行龙, 整体气势堂皇庄重,是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永乐青花瓷器中的名品。 明永乐 青花人物纹如意耳扁壶 高29.7公分 口径3.6公分 足长12.0公分 足宽8.0公分 如意耳扁壶的器形受到中西亚陶器及玻璃器的影响。 以人物作为装饰主题的如意耳扁壶存世目前所知仅有二件, 一件典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另一件收藏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十分可贵。 明永乐 甜白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明永乐甜白划花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明永乐 青花图案花纹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明宣德 青花图案花纹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绶带耳扁壶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生产不辍的器形。 由这四件绶带耳扁壶的器形弧度比例、装饰纹样组合以及圈足的高低方圆, 可以感受永乐到宣德之间同形器微妙的变迁轨迹。 明 永乐 青花波涛龙纹爵杯、爵托盘 通高8.1公分 盘高3.4公分 底径15.8公分 青花爵杯搭配山形托盘首见于明代永乐时期。 爵杯仿青铜爵器形,前有椭圆流,后带尖形尾, 左右有双柱立于口沿,器腹下承三足。 托盘折沿、平底,底有四如意形足, 盘中央突起一座三山形支柱,三山之间略凹并有三孔隙, 供瓷爵的腹部及三足歇放,所以也称“歇爵山盘”。 瓷爵的烧製始于元代。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谈论太庙祭器时, 说:“共设酒尊三、金爵八、瓷爵十六于殿东西”。 可以看出瓷爵在明初已是重要祭器。 明英宗时,礼部尚书蒋守约也曾提到“大祀天地、社稷,旧制皆用瓷爵”。 可以推想带有五爪云龙纹和海水江崖纹组合的瓷爵和爵盘, 应该是永乐时期重要的家国重器。 ● 鲜红为宝 明永乐 红釉暗龙纹高足碗 高10.6公分 口径15.9公分 底径4公分 永乐时期开始,景德镇可以烧造出釉色纯正的红釉瓷器。 这两件红釉高足碗的口部外侈、深壁、高圈足。 全器施红釉,釉汁莹厚,器色鲜艳,圈足著地处露胎。 器内壁锥拱双龙戏珠纹,外壁朴素无纹饰。 碗心有“永乐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外加花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