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陀——佛顶山

 木香草堂 2019-02-28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佛顶山石牌坊) 

 

这一集的路线——

乘缆车,登佛顶山,游慧济寺。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早餐后在这里集合。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集体步行前往索道山下站,排队乘缆车。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索道山下站内笑容可掬的弥陀欢迎您)

缆车上回望宝陀禅寺、万佛塔——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索道旁的这座建筑不知是何去处?从地图上看,似为“芦干庵”。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到达佛顶山。没有题款,不知是何人的书法?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石牌坊,像是新建的。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去年刚刚去世的浙江老乡乔石同志(1924~2015年6月)题写的。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年)题写的“入三摩地”——将要去另一个境界。题字描得变了样,尤其是“董其昌书”几字。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佛顶顶佛”,浙江书画家张性初(1927年~   )题写。有一段故事,当年郭沫若先生游慧济寺时,以“佛顶山顶佛”为上联求对,当地一位干部以“云扶石扶云”对之。“云扶石”(下一集)也是普陀山的特色景点。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拐个弯,到达慧济禅寺。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慧济寺,又称佛顶山寺。原为一石亭,其中供佛,明代创建慧济庵,到清代逐渐扩展为寺。特别是光绪三十三年请得大藏经,规模大扩,遂成巨刹,与普济寺(参见《普陀两日(6)——普济寺》)、法雨寺(下集)并称普陀山三大寺。倘若算是新建的“宝陀禅寺”(参见《普陀两日(11)——宝陀禅寺、万佛塔》),该并称“普陀山四大寺”。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慧济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该寺因山制宜,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都在同一条平行线(而非轴线)上,为其他禅林所少见。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香客众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游人(主要是香客)实在太多了,对于不烧香不拜佛的思泉,提不起游览的兴趣。片子再拍下去,尽是后脑勺。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来自福建的惠安女,昨天在朱家尖见到惠安来的“进香专车”。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在这样的“闹市”里,能修成正果?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本应作为游览重点的三大寺庙之一,转了一圈拍了几片即匆匆离去,以至于漏拍了著名的普陀鹅耳枥。

佛顶山上有一棵珍贵的普陀鹅耳枥,是世界上仅存的,“普陀三宝”之一。1932年发现,树高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树冠覆盖面积72平方米。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按上述记载,这棵肯定不是,尽管旁边立了一块牌子。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这棵貌似,可惜只拍了一角。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网上找到的这张普陀鹅耳枥的片子(谢谢原作者),符合上面的描述。季节早了点,树叶尚未茂盛。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据说,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普陀鹅耳枥已经引种栽培成功,繁育出数量不菲的树苗,珍稀的普陀鹅耳枥不再面临灭绝的危机。不知这一群是否它的后代?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一块“红楠古树群”石碑。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据介绍,佛顶山上的蚊母古树群和红楠古树群,既忠实地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过程,又融入许多人文历史背景。窃以为,这也是普陀山的重要旅游资源,无奈当时人多拥挤想赶快逃离,放弃了对慧济寺的细游,没将他们纳为观赏的重点。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一块独立的岩石上镌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游普陀志奇”五字。

《游普陀志奇》是孙先生的一篇文言文游记,记录了民国五年(1916年)他游览普陀时在佛顶山见到的奇异景象,而与他同行的人均未见着——后人分析,有的认为可能是海市蜃楼奇观,也有的推测是遇见了外星人飞碟,莫衷一是。——有兴趣了解这段往事的朋友,不妨翻阅一下2012年5月1日《舟山日报》载的《孙中山<游普陀志奇>内容属实》一文。为写这篇博文,思泉专门找出并仔细地阅读过。

 

普陀两日(14)——佛顶山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