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杯状病毒感染

 一掬飘雪 2019-02-28

猫杯状病毒(FCV)为一种小的无膜单股RNA病毒,病毒间具有广泛的抗原性差异,但目前仍将所有的病毒株分类为单一的血清型。

FCV及猫疱疹病毒-1(FHV-1)感染约占所有猫上呼吸道疾病(URIs)的80%,这些病毒具有传染性,在多猫居住地常呈地方流行性。

两种病毒均可产生带毒状态,包括间歇性排毒 (FHV-1)或连续性排毒(FCV)。

杯状病毒

文│好兽医

01

■临床症状

本病发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FCV在上呼吸道、结膜、舌的上皮细胞内及肺泡的肺细胞内复制所引起。

FCV感染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打喷嚏,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发热、鼻腔分泌物增多、口腔溃疡及大量流涎。

由于发热、口腔溃疡及鼻腔充血可导致厌食,引起脱水及死亡。有时不同株的FCV可引起多发性关节炎、鼻甲溃疡或间质性肺炎。

患有淋巴浆细胞性口腔炎-齿龈炎的猫大多数可从口腔分离到FCV,如果其参与发病,则可能是由于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所致,而不是由病毒本身所引起。

强毒性全身性猫杯状病毒(VS-FCV)引起血管炎,导致肿胀、水肿和局部脱毛及溃疡性皮炎。

VS-FCV的其他症状包括黄疸和舌溃疡,图中病猫为6岁,死于本病

02

■流行病学

1、传播途径

通过猫接触口腔及鼻腔分泌物所引起,也可通过感染性分泌物及污染物发生间接传播。

感染可经鼻腔、口腔或结膜途径发生。打喷嚏形成的液滴在2m外不大可能发生传染,但可持续存在于环境中长达1个月。

2、潜伏期

潜伏期典型的为3~4d,在此期间可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

3、发病情况

本病在成年猫比仔猫更为多发,患病猫可在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24h内死亡。FCV 对人没有传染性。

03

诊断

1、主要诊断 - 病史及临床症状

虽然引起猫喷嚏的病因很多,但喷嚏超过48h很有可能说明就是上呼吸道疾病,通常存在一些或许多上述临床症状。

2、辅助诊断

(1)病毒分离:

许多兽医参考实验室可通过口咽部或结膜拭子进行细胞培养分离及鉴定FCV,但由于无症状带毒状态,就活跃感染或带毒状态而言,解释病毒分结果时不应产生误解。

病毒的存在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假阴性结果是主要问题。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试验:

可采用PCR试验鉴定 FCV,但与病毒分离一样对结果的解释也存在问题。假阴性结果也是主要问题。

3、诊断注意事项

(1)所有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时,除了在VS-FCV引起严重症状时,这些疾病难以根据临床症状区分。

(2)由于自然感染及免疫接种,病毒中和抗体诊断活跃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时并不可靠。

04

■治疗(仅供参考)

1、主要疗法

(1) 抗生素

细菌感染可使FCV感染更为复杂。虽然大多数FCV毒株可产生持续数天的自限性疾病,细菌感染时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轻微到中等程度疾病的首选药物为阿莫西林(12.5mg/kg  q12h  PO)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5mg/kg  q12h  PO)。

如果病情严重,对门诊病例可选用阿奇霉素(10mg/kg  q24h  PO,治疗10d)或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加氟喹诺酮; 

如果猫难以口服药物,则可采用头孢维星注射剂(8mg/kg  q24h  SC)。

住院病例最好使用阿莫西林(12.5mg/kg  q12h  SC)或阿莫西林(10~20mg/kg  q12h  SC)加恩诺沙星(2mg/kg q12h  SC)。

(2)水化

发生脱水时,鼻腔及口腔分泌物黏稠,为防止这种不适,可对病猫进行再水化治疗,使用维持剂量的平衡电解质溶液,IV或SC。

(3)营养支持疗法

厌食常见,也是URIs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应尽早采用口胃管或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禁忌证包括呼吸困难及严重的沉郁。

由于鼻腔阻塞的猫在插入口胃管时发生恐慌,因此在插管前应将鼻腔分泌物用水软化并除去。严重的鼻腔充血及刺激应禁止使用鼻胃管。

2、辅助疗法

(1) 眼科抗生素疗法:

存在有结膜炎时可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但如有角膜溃疡,则不能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2)鼻腔解除充血药物:

有人建议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可每天将一滴药液滴入一侧鼻孔,但大多数猫抵抗鼻腔滴药,可发生用药后充血[也称为回弹性充血],用药后的效果也未完全证实。

3、治疗注意事项

(1)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只对DNA病毒及逆转录病毒有效,尚未有证实效果的抗病毒药物对FCV有效且安全。病毒唑能在体外抑制RNA病毒,但对猫有毒性。

(2)发生厌食或为了阻止暴露给其他猫,病猫应在医院隔离治疗。如果病猫在家中治疗,如有可能应与其他猫隔离。

(3)猫感染VS-FCV 时应用静脉内输液、胃肠外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疗法积极治疗,严格与其他猫隔离。

05

■预防

1、疫苗

含FHV-1及FCV的疫苗应作为核心疫苗用于所有的猫,但两种抗原均不能产生消灭病毒的免疫力,只能减弱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不能防止感染、发病及排毒。

新疫苗含有常见FCV毒株和VS-FCV毒株。双毒株疫苗可对更多的PCV毒株产生交叉保护作用。

2、免疫接种时间

仔猫应从8周龄开始,每3~4周进行免疫接种。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应在16周龄后进行。

繁育群的仔猫及在FCV呈地方流行性的地区应在4周龄时开始接种,一直到12周龄,然后在16周龄接种。

在猫舍,母猫应在配种前强化免疫。不建议在妊娠期进行免疫接种。

3、鼻腔内免疫接种

鼻腔内免疫接种不能减少临床感染或终止带毒状态,但鼻腔内接种与注射接种相比,免疫力的出现更快,因此在有可能发生暴露的情况下应采用这种方法。

鼻腔内疫苗接种可防止带毒状态出现,有些猫在鼻腔接种后可出现慢性打喷嚏。

4、消毒剂

在饲养多只猫的情况下,猫舍的消毒极为重要。有效的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5% 漂白剂按1∶32稀释),过硫酸钾、二氧化氯及使FCV失活的商用产品。注意漂白剂在稀释后24h内有效。

5、对患病猫接种时期

对猫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猫白血病病毒感染及慢性疾病的猫的免疫接种,只要猫未表现发热或表现免疫抑制症状时就应进行,但免疫力的出现可能延迟,而且比正常猫弱,因此应考虑更为频繁的免疫接种。

06

■预后

除感染VS-FCV的猫外,如果未发生厌食及脱水,或对病猫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在治疗4~6d内对治疗未发生反应的猫应该检测FeLV及FIV,这两种病毒可引起免疫抑制,阻止对治疗发生反应。

感染VS-FCV的猫由于病毒的攻击能力更强,因此预后谨慎。

——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