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开始暖和了,你家的多肉有没有苏醒呢?现在到了换盆换土的季节,赶紧给多肉换个大点的“房子”,来年才能长得更胖哦~ 控水、脱盆 换盆前2周内,不要浇水,不然湿黏黏的不好脱盆,硬扯出来对根也不好。 等土干得差不多了,挑一个天气晴好的中午,把多肉脱盆取出来。 先用拳头沿着花盆外围敲一圈,拿小铲子把上层的土松一松,然后用手轻轻把多肉带着土团取出来。 取出来后抖落泥土,用手简单梳理一下根系,不要伤到根↓ 如果你家的多肉太大了,花盆口又很小,脱不了盆怎么办?那就只有用锤子把花盆敲碎了↓ 修根,消毒 多肉脱盆取出来后,要先修根,这一步经常被人忽略,其实特别重要,修过之后很快就有新根长出来,肉肉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也就大大增强。 修根技巧 1、先梳理出健壮的主根,把主根周围长势良好的新根都留下来,剩下的枯根、老根、腐烂根、毛细根都剪掉。 (修根前后对比图) 2、有个别根系特别长,缠在土里不利于水分吸收,还会徒耗养分,也要一并剪了。 没修根的多肉经常半死不活,长得特别慢,浇点水还容易腐根涝根! 消毒 修根后,用清水把根系冲洗干净,然后把根系浸泡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稀释1000倍),20分钟就可以。 消毒后,再用清水冲一下根部,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2~3天,一定要把根系彻底晾干。 移栽、缓盆 移栽步骤 1、配制土壤 土壤既要疏松透气,还得有一定的营养,那么就用泥炭土和颗粒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这里大体分三种情况: 1)一年内的多肉小苗,用泥炭土、珍珠岩和河沙,按3:1:1来配,能透气还能保水保湿,对根系更友好,肉肉更容易长大。 2)两三年内的成年植株,用3份腐叶土或泥炭土,再用7份颗粒土,比如赤玉土、火山岩、硅藻等,浇水不怕烂根。 3)如果是三年以上的群生多肉或老桩,那可以用90%的颗粒土,剩下的用泥炭土,颗粒土建议以彩虹石为主,再搭配一些赤玉土或麦饭石。 2、选择花盆 花盆要选比原来大一号的,妖妖建议大家用塑料盆和陶土盆,透气透水,比别的花盆更好度夏。 3、潮土上盆 上盆前,先在花盆底部垫点陶粒或煤渣,便于透气透水; 把配好的土壤喷湿,往花盆里填1/3; 然后把消毒晾干后的多肉放进去,根系要自然舒展开,不要压住了,不然浇水容易腐烂; 放好多肉后,再把土填进去,填满后轻轻晃一下花盆,让土分布均匀; 还有最后一步:铺面,用麦饭石、赤玉土、鹿沼土或彩虹石等颗粒物,在盆面轻轻铺一层,不仅好看,还方便判断浇水时机。 缓盆养护 因为是潮土上盆,所以先不急着浇水,把花盆放在半阴的地方,通风养一周,之后再正常养护。 如果天气不好,十天半个月内都不要浇水;天气好了,一周以后就可以浇一次大水。 换盆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 肉友们,这些技巧你都学会了吗? 记得收藏起来,分享给好友 以后就照着步骤来操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