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望灵魂的牛虻——苏格拉底印记

 时宝官 2019-02-28

原文@青岩 载于中读App

那一场关于灵魂不死的探讨异乎寻常的热烈,大家思维的亮点频繁的在监狱中闪现,同老师的思想碰撞出一个又一个瞬间的火花,火花跳跃,照亮着老师身后的那面暗淡冰冷的墙——只是,这一切还是要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早已不再平静,齐刷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恩师,大家知道,说再多已是无济于事,老师伸手端起了那杯酒,同学们一下全起身围拢在老师的身边——老师……那是在哀求的呼唤,老师缓缓的抬起了头,深邃的眼神拂过每一张同学的脸,已经有同学开始流下眼泪,还有一些轻微的哭泣声,柏拉图也静静的立在老师旁边,那张脸和老师一样的平静,老师的目光最后停在了柏拉图身上,那种感觉一如从前的温暖与安详!

守望灵魂的牛虻——苏格拉底印记

酒杯碎了,破碎的声音颤动了雅典城,老师平静的躺下了,监狱开始笼罩着一片哀伤!柏拉图轻轻的转过身,走到铁窗边,爱琴海水蔚蓝依然,老师,您终于解脱了,我知道,那杯酒不过是拿走了您的一副驱壳,而那一文不值的驱壳却让您的灵魂得到了解脱,从此可以自由的飞翔,您一生追寻的“大理”也由您亲自成全,抛弃生命又何妨!想到这里,柏拉图甚至轻松起来。城邦中心的广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远远的人群中传来一阵激烈的论辩之声,柏拉图寻声望去——啊!老师……泪水慢慢的从柏拉图的脸上滑落,他对着远方的爱琴海,心中开始默默的祈祷:感谢神灵,使我成为希腊人,而不是外邦人,成为自由人,而不是奴隶,成为男人,而不是女人,最关键的是,使我遇到了恩师——苏格拉底!

这是在品读完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苏格拉底时的一段幻想,我的思绪也仿佛穿越时空,重回到那个令人激动的“轴心时代”,可以领悟一下孔老先生的教诲,感受一下释家牟尼的佛光,或者干脆去到古老的希腊,做雅典城邦广场上一名普通的漫步者,直到遇到打着赤脚激情论辩的苏格拉底,同他来一场人生的对话,作一串精彩的反诘,直到他最后说出:其实,我只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希腊哲学中期三杰之一的第一个,他没有给后世留下只言片语的著述,但他的思想却和他的人格魅力一样受人尊崇,在西方哲学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他的一生都在苦苦的追寻,在乡间的小路,在漆黑的房屋,在雅典的广场,同人民交谈,辩论,沉思,思索着人生,关怀着人生!同时他的行动同他自己的思想做到完全的一致,知行合一,直至最后饮下毒酒,舍生取义!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先哲 一直在仰望苍穹,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思索宇宙自然的本源,而苏格拉底则低下头来,轻轻的问了一下自己:我是谁?哲学的眼睛怎能一直关注着宇宙自然,而其实我们连自己都不能认识,我们必须开眼看人间,且首先从开眼看自己开始!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第一个重要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从此,哲学的世界风云突变,那些天空的守望者开始守望人间的灵魂,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了人间,他自己则成为了第一个灵魂的守望者。这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这个思想是划时代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个转向称为“苏格拉底转向”,也称为“心灵的转向”。

苏格拉底开始思索人本身,那么他思索出一个怎样的“人”呢,他认为,人心皆是向善的,没有人故意去作恶。作恶之人本无意作恶,只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恶,人们也不知道他做出的事是恶,与其说他是恶人,倒不如说他是个无知之人,糊涂之人!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可悲的局面出现,苏格拉底认为必须让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即“善的知识”,拥有知识,他将会认识到真正的至善至恶,从而成为一个拥有美德的人,这就是苏格拉底第二个重要的命题,即:人性皆向善,知识即美德!

懂得了知识,拥有了道德,明白了道理,那应该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了,一切就以“理”来为标准,合乎理,一定做,不合理,死也不做!这已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了!孰能做到呢?做不到,不要紧,因为你不是苏格拉底,你就把这当成是人生的一大境界吧!苏格拉底则是如此而做的,为了“理”,他已将生命置之度外,从容的饮下毒酒,唯理是问,知行合一!这一点,该是苏格拉底最闪光的地方之一吧,与后来亚里士多德的行径相比,苏格拉底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哲人与学者之间的差异!

善的知识,为事之理,如何才能得到呢?苏格拉底的方法就是“反诘”,应该是西方哲学矛盾辩证法的朴素状态!想象每天的他穿行于广场,混迹于人群,与地痞贤哲激烈的对话,提出一个问题,马上指出这个问题的矛盾,再反诘这个矛盾,如此循环,去剖析,去升华,去醒悟!除了让问者醒悟到自己一无所知,更难的是,问者反问到苏格拉底的时候,苏格拉底也会说自己同样一无所知!荒唐?可笑?却又高明,说自己知,其实是真正的无知,而敢于承认自己无知,则是大智慧,无知即为知,知即为无知,知识就在有无之间升华!而且,善的知识,岂能从口中说出,说即是错,只能在“空灵”中去体会吧!只是没想到这种“反诘”会让苏格拉底付出生命的代价!

苏格拉底一生“不立文字”,所有的这些思想和风骨事迹都来自他的学生的整理和回忆,如他的学生柏拉图的《申辩》、《斐多》、《克力同》等著述中,而他未竟的事宜,也由他的学生继续探索完成!

西方历史的长河依然还在流淌着,苏格拉底的思想依然在这条大河中散发光芒!耶稣的死也不过如此吧!雅典的人民,你们也该为他而后悔而自豪——还记得你们集体投票选择处死苏格拉底的时候,他在法庭上说的话吗?

——我就是神派来的一只牛虻,使命就是给雅典这头奄奄一息的老牛治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