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粤棋王杨官璘29——元戎殒落

 风吟楼 2019-02-28

  

南粤棋王杨官璘

斗转星移,时光老人的脚步在不知不觉间跨进了2003年。此时的杨官璘已然78岁高龄。

为宏扬象棋文化,风岗镇准备以大师的名义举办“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当风岗镇有关领导为此专门上门与杨官璘商谈时,淡泊名利的杨官璘欣然答应,对于家乡文化盛事没有提出一点关于利益的要求。凡是凤岗政府要求的,他均不假思索地一概应允。

2003年10月,杨官璘象棋广场在凤岗落成。杨官璘应凤岗政府之邀回到风岗。

这是他搬去文广州后第一次回到阔别了47年的故乡。“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同四十七年前。”杨官璘这时套用了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47年前,亦即1957年,32岁的杨官璘举家从东莞市凤岗镇塘沥村迁往广州,故园一别,再回首竟已近半个世纪!当他踏上久违的故土时,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家乡:几十年前破旧的村庄不见了,所见的是厂房林立,高楼摩天。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凤岗再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百废待兴的穷乡僻壤了。短短几十年,这个小镇就像一颗蒙尘的珍珠,当历史的巨人用手轻轻拂去她身上的坌垢后,那熠熠的光辉便在岭南之地发出夺目的华彩,有如浴火重生的凤凰,飞于高岗,重鸣九天。

目睹家乡的巨变,杨官璘不禁感慨万下。在凤岗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他步行来到塘沥村。在老屋后面的那棵大榕树下,他指着这棵浓荫如匝的大树说:“小时我常在这里看人下棋,那时乡下没什么好玩的,这里就是我儿时的乐园!”

杨官璘的老屋就在这棵椿树前面。

众人向右拐过一道弧弯,穿过一道院门,一涮五问平房的小宅院便出现在眼前。旧居重游,杨官璘显得有些激动,他指着这溜房子说:“这五间房于是我祖父杨喜春秀才建的,前面四间,是我的四位叔伯父在住。最后的那间,也就是第五间,就是我住的地方。当时我的祖父秀才公也和我们住在一起。”

杨官璘看到故多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连连赞叹,同时对凤岗大力打造文化品牌极为赞许。

2004年10月,第一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在凤岗镇举行.这是我国第一个以象棋大师名字命名的全国性大赛。

杨官璘的品牌效应在中国棋坛引起强烈反响,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共151名棋手报名参赛。其中国际特级象棋大师2名、国家特级大师3名、国家大师16名,年纪最大的7l岁,最小的年仅12岁。这次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后,凤岗镇分别在2006的、2008年成功举行了第二届和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大赛。

2007年11月1日,杨官璘还不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满心欢喜地应邀参加了风岗镇园龙山和凤岗历史博物馆的揭幕仪式。这是他最后第一次回到故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外出活动。

2007年12月29日,82岁高龄的杨官璘病重住进了广州市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

杨官璘的病情牵动着家乡父老的心。风岗镇委、镇政府得知后,立即委派镇委宣传委员张水雄、镇政府宣传办主任冯琼辉代表镇委、镇政府探望杨官璘。

二人来到病房时,护士正为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扎针换药,杨老的儿女陪伴在左右,个个神情悲戚凝重。病床上的杨官璘白发稀疏,瘦骨峥蝾,鼻孔里插着氧气管,神智已不太清醒。当护士将针扎进杨官璘的身体时,他发出了轻微的痛苦的呻吟。看着护士在父亲士瘦的手背上换药扎针,杨老的子女既紧张又心痛:恨不得身代父受苦!

其实杨官璘入院前就已经出现腹泻现象,但他坚持不肯入院。2007年9月他不小心跌伤手臂,治疗了一个月。11月28日参加棋院组织的体检时,查出已腹水三周以及肝硬块,鉴于情况严重,医院要求他马上住院治疗。一开始杨官璘还是坚持不愿入院治疗,他甚至有预感地说:“我如果进去了,就出不来了!”闻者无不为之心酸!经过儿女们和弟子们的多次劝告,12月29日,杨官璘终于来到中山一院办理入院手续,接待入科的李鹤平教授得知病人是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后,立即批准人院。翌口经过cT检查,确诊是结肠癌晚期。

入院的前一个多星期里,杨官璘的精神都不错,还经常问候旁边的病友。广东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陈志刚回忆道,一周前他和“岭南双雄”吕钦、许银川一起去看望杨官璘时,感觉他的精神状况还很好,有说有笑,当时杨官璘还安慰弟子吕钦和许银川:“我就算活不到一百岁,活多几年绝对没问题!”没想到病情突然恶化,转移到单独病床的加护病房后,院方随即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当时,杨老神智时而清醒,时而模糊,无法进食,每天只能打营养针和消炎针。加上肾脏受到影响,出现了尿毒症,每天要接受一次肾透析。

杨官璘此次的病情看似突然,其实早在一年前已有征兆。

入院前,儿子杨健明、杨子平向父亲索取过往的病历,杨官璘这才把去年的体检报告拿了出来,打开一看,都大吃一晾。原来2007年杨官璘在省医院体检后,院方就曾通知他复查,怀疑有肿瘤。杨健明难过地对杨官璘说:“爸爸,您那时候为什么不告诉我们,拖了这么长的时间,把病情都给耽误了,这让我们怎么办?”原来去年几位兄弟姐妹在父亲体检后都询问过他的情况,但杨官璘总把病历本藏着不拿出来,每次都说:“没什么,只是有点高血压和骨质增生而已。”杨官璘一向很健康,儿女们听后也就没怎么在意,没想到病魔早已侵入杨官璘的肌体!这令杨健明几兄妹后悔莫及。

杨官璘之所以不再接受复查、不告诉子女,也有其原因;一来是因为这一年的事务太多,年初随广东棋队去顺德比赛,接着就是配合家乡风岗镇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二来他认为自己一向身体健康,几十年来除了长个痔疮外,没病没痛,因此就没将检查报告放在心上;最后更是怕儿女们担心,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就一直捂着掖着,拖了下来。俗话说“养病如养虎”,何况杨官璘已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者,如何经得起病魔的袭击?2007年11月27日,在一次体检中,B超检查出他肚子里的腹水增多,随后被查出已身患结肠癌晚期!

2008年1月4日晚18时30分,一代象棋宗师在中山医院不幸辞世,享年83岁。

2008年1月12口上午,中共凤岗镇党委委员张永雄代表风岗镇党委、政府携镇直传、文化、体育各部门及塘沥村代表共20余人,前往参加在广州市殡仪馆第28号大礼堂(白云厅)举行的杨官璘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风岗镇领导、杨官璘的学生、亲友及海外友人共300多人参加的当天的追悼会。

追悼会于当天上午10时始.相关领导、亲友和海外友人等300多人陆续走进内云厅,其中包括杨官璘的得意门生——“岭南双雄”吕钦、许银川,以及庄玉庭、刘星、陈丽淳等,广东棋队领队陈志刚及棋队的其他成员,香港棋王赵汝权,还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外国棋迷也都慕名前来悼念。

杨官璘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旁边摆满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风岗镇党委、政府和领导,杨老的学生,亲友及国内外象棋队,象棋防会敬献的花圈。

11时30分,哀乐声奏起,300多人全体立正,向杨官璘先生遗体默哀。广东棋队领队陈志刚致悼词;随后,杨官璘的儿子杨健明先生含泪发表了讲话,追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饱含对父亲怀念的倾诉,闻者无不为之动容。随后,大家迈着沉痛的步子,怀着悲痛的心情向杨老遗体作最后的告别,并对杨老家属表示慰问。

据中共风岗镇党委委员张永雄介绍,中共风岗镇党委、政府决定,出资近14万元为杨老在广州购买一块墓地,并以凤岗镇党委政府的名义为大师立碑,作为永恒的纪念。

杨官璘不幸辞世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来家乡人民的一片沉痛哀悼,同时也令广大棋迷陷入莫大的悲伤中,各大门户网站也在体育频道的显著位置作大量报道。

“棋形不死,象气长存!”网友在表达对杨老的辞世无限哀悼之情的同时,对杨老的精神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有网友还以“江水东逝去,风流长往,棋界宗师唯有大人;高山今安仰,倜傥一世,弈林泰斗公推先生”之挽联表达了对杨老的沉痛哀悼。

呜呼!棋魂归来——!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