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收购了一批海外竹简,学者发现其中的记载完全颠覆了赵高形象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01

说起赵高相信大家都不会感觉到陌生,在小编印象中赵高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在秦始皇死后就策划了一场天大的阴谋,甚至还成功逼迫了一代名相李斯,但是事实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般吗?赵高真的是一个让人厌恶的小人吗?

北京大学曾在2009年收购到了一批流落在海外的汉代竹筒,而恰巧这批竹筒的名称就是《赵正书》。赵正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在这部汉代竹筒中书写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仅仅只是记录了秦始皇在沙丘病重到秦朝灭亡这短短的一段历史。

《赵正书》当中有部分内容与《史记》大体上相似,但是在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记载却有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们原来对历史的印象,就拿赵高是被秦将章邯所杀,而不是秦王子婴,但是在这里面最大的疑问就是有关胡亥继位这一件事情。经学者们研究后发现,从此秦始皇的形象被颠覆了,赵高在这两千多年的时间中完全是被冤枉的。

在历史的记载上无疑都是赵高和李斯在秦始皇死后策划了一场大阴谋,然后一起拥护胡亥继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赵高当时深得胡亥的信任,而对公子扶苏一派深有不满,所以为了自己的权势与地位就劝说其他大臣拥护胡亥继位,而后也威逼利诱丞相李斯,最终逼死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

而《赵正书》中却颠覆了我们对赵高的印象,其实秦始皇死后,赵高并没有什么动作,而且立胡亥为王和赵高也没什么关系,在书中记载是丞相李斯和御史冯去疾在秦始皇死前向他建议为了避免大臣们有其他想法,导致秦朝灭亡,不妨里胡亥为王。这就意味着胡亥为王是秦始皇自己同意的,和赵高没有关系。

这一进一步证明了秦始皇自愿放弃了英明、有才华的公子扶苏,选择了残暴无能的胡亥作为帝王,这样也让秦始皇英明的形象得以破灭。在秦始皇死后,为了让国家处于一个平和的状态,并没有立即公布死讯,而是在丞相李斯等人的帮助下进行掩饰,在胡亥成功继位后,朝廷也稳定之后才进行公布的,当时尸体已然发臭。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赵正书》这本书中和《史记》中有最大争议的地方的简单介绍,不得不说在这两部书中对于胡亥继承王位的记载尤其有差异,任谁都觉得放着公子扶苏不选会选择一个胡亥,但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毕竟已经过去了几千年的时间,也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对于这一点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与小编进行交流和讨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