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一生隐忍,他的称帝之梦,是在自己儿孙们的手里完成的。在《三国演义》里,司马懿有2个儿子,分别是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两个人中间,又以司马昭最为有名。有一句成语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司马懿一共有9个儿子。 而在这些儿子中间,就数司马师最有才干。当年,司马懿为了能够除掉曹爽,掌握曹魏的大权,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为了麻痹曹爽,暗地里寻找机会,积蓄力量,他只让司马师参与一些机密行动,一些事情甚至连司马昭都不知道。 而根据《晋书》记载,为了能够帮助父亲司马懿夺权成功,司马师自己偷偷的养了三千死士。为了掩人耳目,这些死士都分散在民间,只要司马师一声号令,这些人便能迅速集结起来,所以,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支神秘力量的存在。 直到司马懿、司马师父子发动“高平陵之变”夺权的前一天晚上,司马懿才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次子司马昭。知道此事的司马昭大惊失色。为了考验这俩儿子,司马懿故意让人监事他们俩的睡眠情况。结果,大儿子司马师睡得又香又甜,跟往常没有什么区别;而二儿子则辗转反侧,一夜无眠。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心理素质,还真是有天壤之别。 然而,尽管司马师比司马昭要优秀的多,但是,司马师命不长,他当政没几年就去世了。临死前,他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虽然能力不及哥哥,但也不是泛泛之辈。他上台后,废掉了魏帝曹芳,立了曹髦,自己则进位大都督,加九锡,位极人臣。后来,曹髦不满司马昭的霸权,以卵击石,想找司马昭算账,结果反被司马昭的部将反杀。 从此,司马昭更在曹魏一手遮天,在灭掉了蜀国之后,司马昭也死了,他把自己的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炎。正是在司马炎的手中,晋国灭掉魏国和吴国,实现三国一统。 如果说,司马懿9个儿子中,司马师和司马昭这2个是帮助他成事的,那么,另外7个儿子,则是给他败事的。 司马炎开创了晋朝,他驾崩时,把皇位传给了司马衷。这个司马衷,没有遗传他祖辈的聪明劲,而是一个呆傻的皇帝。当时,老百姓遭灾,许多人饿死,司马衷却笑话百姓不聪明:“没有饭吃,你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而且,他的皇后贾南风,也是一个凶残且野心勃勃的女人。 贾南风的行为,惹来了司马家族内部的众怒,司马懿第九子赵王司马伦起兵诛杀了贾南风,并废掉了司马衷,自立为皇帝。但他的孙子、侄子辈们都不服气,又纷纷起兵来讨伐他。结果,司马家族内部诸王打作一团,酿成了最终导致西晋灭亡的“八王之乱”! 而据说,形成司马家族这种没大没小、互相内斗风气的,正是司马懿本人。司马懿靠“高平陵之变”起家,他当然也害怕自己的子孙在拜谒祖先陵墓时,发生类似的情况。于是,他立下了“不谒、不树、不封”等规矩,也就是说,司马家族的人死后,不立坟包,不去拜谒。 这样,虽然有效的预防了盗墓,但是,他的后代们也就没有了父父子子孙孙的观念。司马懿有9个儿子,按说孙子辈的也不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但因为他的这条祖训,弄得家族凝聚力慢慢消失了,内斗起来一个比一个狠,怪不得西晋这么早灭亡呢!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