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大地】宁波东钱湖03

 新虞舜客 2019-03-01

     游东钱湖的一日——山僧呼舶

“山僧呼舶”在霞屿岛东侧。据说,过去这里是霞屿的古渡口,僧侣外出,每每在此呼唤舟舶,这就是景点名称的来历。
游东钱湖的一日——山僧呼舶
 
游东钱湖的一日——山僧呼舶
 
游东钱湖的一日——山僧呼舶 
现设游船码头,建曲廊,廊两头是方形的“呼舶”亭。各有一副楹联,一为“呼招明月临湖榭,舶向红楼近酒家”,另一为“小桥夜静人横面,古渡月明僧唤舟”,道出了“山僧呼舶”的诗情画意。
如果在这里来一尊生动点的“山僧呼舶”雕塑,会给景点添色不少——这是在后面见到许多佛教雕塑后的联想。

    游东钱湖的一日——山僧呼舶  

 

附近有一尊誉为“台湾文献始祖”的明代沈光文16131688年)的塑像,他就是明末这一带人,官至太仆少卿。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清。乘船欲移居福建泉州时,遇大风飘往台湾。到达台湾后,沈光文开馆启蒙,并留下不少纪录当时台湾风土民情的第一手资料,对后人编撰台湾志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参考了网上的资料,特此说明)

 

游东钱湖的一日——山僧呼舶

 

旁边还有一座“补陀亭”,名称源于后面将要见到的霞屿禅寺内的观音洞,称补陀洞天。实际上是工作人员的休息室。

 

游东钱湖的一日——山僧呼舶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