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莲庄“鱼径池”南侧、西侧的主要阁榭棚廊,单列一集。
净香诗窟。一座四面厅构造的阁,是当年主人接待文人雅士吟诗联对的地方。东临荷池,正值荷花盛开季节,窗外清风习习、荷香幽幽。

阁内正中的壁挂、对联均为阳刻浮雕。画中一对鸳鸯嬉戏于莲荷之下;两侧联云:“高柳垂荫幽禽自语,芳莲坠粉冷月无声”,横批“湖月菱风相与清”。夏季荷塘的昼景夜色全包罗在内了。

一位清洁工(没请,也不爱请导游)告诉思泉,这座建筑最为著名是它的两个藻井,一为升状,一为斗状,所以又称“升斗厅”。后查资料方知,在建筑学上属于难得的“孤本”。

“升”与“斗”都是过去的量具,与“净香诗窟”
的雅称似乎对不上号。倘若与成语“才高八斗”联系起来,文人在此互相戏谑、调侃,你“才高八斗”,我不及一升,倒也有趣。
荷花池畔的“东升阁”,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其名称说是源于早晨可在楼上看到旭日东升。倒很有通用性,靠东的楼房都可以这么称呼,靠西那就该叫“夕照阁”。至于俗称“小姐楼”,那时缘于东升阁曾是女眷们呆的地方,旧时大户人家女子轻易不能抛头露面只能躲在楼上。苏州园林中也有不少“小姐楼”,不过没见过这种中西合璧的式样,算是南浔的特色吧!

退修小榭。临莲池而建,形成独特的凹字形,突出部分成小厢。后厅有暗廊,与两侧曲廊相连。“退修”,是指退而思之并修身养性的意思,与同里古镇的“退思园”含义相近。比现在的常用词“退休”的含义更深刻些。

碑刻长廊,有四十余方碑刻。其中有一方为刘墉(非园主刘镛,而是正宗的“宰相刘罗锅”)所书的《颜平原刘太守序》,没拍好,只好以后再去时补拍了。

(以上资料,参考了景点介绍,特此说明。待续)
《再游南浔》已发过三集,链接于后:
再游南浔——沿街随拍
再游南浔——小桥集锦
再游南浔——“鱼径池”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