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60岁后才成巨匠! 2019-02-25 09:58
提到柳公权,堪称唐楷的大家,书法的“巨匠”!值得一提的是,柳公权是中国书史上为数不多的“专职书家”之一。他除了少数时间在外任职之外,基本上都在京城,在宫中,在皇帝身边。终其一生,一直不断地为皇亲国戚、朝廷众臣以及亲朋好友甚至国际友人应酬或书写碑文。 
他纯粹是依靠自己书法的精美而在朝廷为官的。由于秉性耿直,他早年有一句“心正则笔正”的谏言,直至64岁还是一个“处级”干部。而到了晚年他却因为在书法上的名气官位一升再升,虽是闲职,却一直升到当朝一品。这在书史上是仅见的一例。 60岁以后才声名大噪,实力非凡! 据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公权24岁时已书《河东节度李说碑》。此碑由郑澹撰文,原石在洛阳,现在已佚。这是记载最早的一件柳公权的碑刻。 
接着,柳公权逐渐有名,书写碑文越来越多,据有关史料和文献记载,此时的柳体书法,工整平直,严谨精细,但尚未大成。总结、分析柳公权60岁之前的作品,虽然楷书已经很好,风格已经很突出,名气也很大,但终未能成一代书坛巨匠。 60岁以后,柳公权的书法,才真正进入鼎盛时期。此时的作品以《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代表,两碑一变中唐肥腆之风,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为主,兼之以圆,且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瘦硬劲挺之线条。这便是后人所说的“柳骨”风格。 
正如岑宗旦《书评》中所评价的柳体字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夸张地说:“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精,不足喻其鸳急。”柳体法度森严,面目又变颜体之肥,而为清劲挺拔,瘦硬通神,在唐晚期以一种新的面貌,引起了人们的瞩目。 这也给我们柳体后辈,敲醒了警钟:书法,非一日之功。短短几年,就想登上书法的高地,无非是自欺欺人。爱书法,就用一生去慢慢摸索! 初学书法,又没有老师,柳体且难,你该怎么办?
2019-02-24 15:30 收到不少书友的留言,很多人表示:我是一名书法新手,初学书法,有没有老师,柳体又非常难,我能学吗?该怎么办呢? 把这个问题反馈给老师之后,老师能够体会到大家的疑惑,并且给出以下内容,供各位同道参考: 
很高兴能为大家解决一点疑惑:首先,不管是谁,学习书法都不会那么简单,包括已经集大成者的不同书体爱好者,初学之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但既然大家能够选择柳体,爱上柳体,这本身就是字缘、法缘,说明你已经具备学柳的条件,从这点上说,恭喜! 其次,我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书法高手,埋没在民间的太多太多了,有很多已经超过专业书法从业者的水平。而这些高手中,也并非都是师从名门,很多都是靠着自己一步步摸索来的。没有名师就学不出好书法,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道理!你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摸索,取得很好的成就! 
书法这东西,最公平! 书法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从古至今,书法跟武术路数最通,最相似。这东西最公平,只要你认真对待它,它就会认真回报你,你要你努力,只要你持之以恒,所以希望诸位——毅坚不懈! 那么初学柳体,以及已经练了好久的书友,怎么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1、读帖要细,赏贴要勤。我们学习柳体,还是要从碑帖中汲取营养,看帖比临帖更重要,你连一个字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怎么能写出它该有的样子?此外,既然你爱柳体,没事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贴来看看,你的眼光高了,手下功夫自然也高了。 2、学书,最怕中断。有人每天写3个字,但每天都写;有人一天写100个字,但一个月写一次。两者相比,后者的手会生,柳体的感觉也没了,进步会很慢。 3、常与人分享,让书友点评。自己的作品,看不出明显的瑕疵,特别是有了一定进步之后,不如拿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跟大家一起分享,让别人看看你的字,进步会很快。说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大家。 初学书法,选用何种字体更好?专家:柳体最实用!
2019-02-24 15:29文化/楷书/书法 看到别人写的一手好字,真正热爱书法的人,都会感到技痒,同时也感到很羡慕,想要不断提高自己。常怀一颗学习的心,是柳体爱好者共有的心理。或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从善如流”吧。 
有人问:初学书法,选用何种字体更好,柳体、欧体还是颜体?一个爱好者说:本人三种都尝试过,最后发现自己写的都不像,形似都有很大差距,更谈不上神似了。身边练书法的人,大多选了颜体,不过,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工整、刚硬的柳体。 专家给的意见是:你看哪个字体喜欢,认为哪个字体漂亮,就去练哪个字体!但从推荐意义上来说,柳体虽然难练,但实用性最强!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字体都有它的生存空间,但字体发展,目的就是趋向很强的实用性,它促使人们不断地对汉字进行简约和改进。就楷书而言,生命力相对很强,日常生活中,拥有一手洒脱的楷书好字,占有很大的优势。 正是因为柳体字难学,不是一日之功,更能在学书法中磨炼意志。学习柳体,是一条不归路,一旦爱上,越发不能自拔。只要经过长久的坚持,柳体必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且进步能够自己辨别。 
学习书法无非从两方面研习,一者为笔法,二者为结字。前者主要从学习的字帖中每一个笔画当中进行揣摩,横竖撇捺,起笔运笔收笔都要学到精髓。后者从字的结构来理解,多读帖,认真理解下笔位置,笔画之间互相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不管学习哪种字体,你会发现,字体只是一种载体,真正的精髓在于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将古人的用笔的深意转化为自身用笔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书法大展上的”欧楷“作品,网友看了不信!
2019-02-23 16:35欧阳询/楷书/书法 全国大展上的”欧楷“书法,网友都不信!欧体书法,作为四大楷书大师之一的欧阳询所书,有着及其深厚的功底和鲜明的书法特色。 近些年关于书法的钻研,写着写着,一些人把欧体书法写的变了形。之前,有一场关于欧体书法的展览,一些书法人参展了自己的作品。但网友看了之后,都说这不是欧楷! 


一些学习书法的朋友表示,这好像是如今盛行的”田楷“,不少书法朋友对此不觉得有多好。 有人表示:这是田家工厂流水线出來的,都不是欧楷,美术字的功夫,根本就不好。 但也有人表示反对:这些都是高手的书法,好像都是高手,写这字莫喷,能写成这样真的是一种本事。 
田蕴章说的好,学习书法先跟老师学今人的用笔方法,然后再学古人的,会接受快点,但主要的还是应该学古人的。像以上几位估计不敢或不愿学欧阳询原版的了。 曾经有人说过,类似这种书法体,给你半年时间,你也可以写出来。但这种说法,作为书法人,真的不敢相信。 



任何一种书法体,想要短时间内掌握,几乎不可能。你认为,这种书法,真的好学吗,好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