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教育部发布的“十严格”明确要求高校对待自主招生要环环严格把关,给近两年极度火热的自主招生降了降温。而与自主招生较为相似的综合评价将会受到进一步热捧。 0 1 综合评价是什么? 提起综合评价,可能大部分学生、老师和家长们还停留在北大博雅、清华领军的认知上,其实综合评价高校远远不止这两所。综合评价目前仅在部分省市实施,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学为小编整理2018年高校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名单,供2019届考生及家长参考。 说明:本表仅统计部分重点院校名单,省属高校不在统计范围。 0 2 综合评价针对什么学生? 那么综合评价针对什么样的学生呢?我们可以看看清华领军和北大博雅招生简章中的招生对象。 通过上图,我们也能发现,两高校综合评价针对品学兼优、素质全面,一贯优秀并具创新潜质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基础学业成绩原则上应位居全年级前1%以内(文理科类分列)。 0 3 二月份开始准备来得及么? 二月份开始准备综合评价是正当时,一个月的时间虽然稍微有些紧张,不过还是来得及的。准备材料的重头戏在于:在校三年的成绩单和自荐信/个人陈述。而报名的重头戏在于:专业的选择,因为选择专业涉及到走入社会的工作,所以需要稍微慎重一些。 目前您可以根据2018年的招生简章看看专业,选择1~2个备选专业,等2019年简章一发布,仔细阅读是否有您关注的专业,之后就是完善初审材料、上传材料了。在专业方面,清华大学是领军人才有医学专业,而自主招生没有;相反北京大学是博雅人才没有医学专业可选,而自主招生有医学专业可选。 一般高校在发布自主招生简章后两周内发布综合评价的招生简章,大概是三月底四月初的时间段,小编也会在第一时间微信公号发布,小编都祝您马到成功啦~ 综合评价招生开始,并且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让孩子在自身基础上报考好大学,做更详尽的规划从而明确报考目标与方向。做2018年综合评价分析,希望能够给家长更多参考。 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是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即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规定要求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以山东省为例,今年确定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大学10所本科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在2018年这些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与去年相比数据有什么变化? 上表数据显示:与去年的数据相比,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增加10人,青岛大学增加80人,山东师范大学增加60人,青岛科技大学增加10人,山东财经大学增加20人,山东大学增加80人,10所高校其中文科招225人,理科招1045人,总计招1270人,招生人数明显都有大幅增加。在综合评价招生各试点院校中,录取门槛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山东大学了。下面我们就“山东大学”做具体解析: 1、招生人数增加,由去年招生100人增至今年招生180人。 2、今年的招生专业做了调整,不再局限于青岛校区的专业。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之外,其他专业全部调整为济南校区的专业。 3、化学类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列入综合评价招生计划。注: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都是山东大学的优势专业。 4、山东大学在2017年理科为633分,文科为581分;与普通文科理科正常录取相比,理科降了7分,文科降了8分; 分数的降低表明了山东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录取门槛的降低,随着综合评价招生的普及,在通往高考的道路上,考生通过综合评价这条路升学会越来越多。 5、在去年,山东大学的录取条件是文科全省3000名以内、理科全省10000名以内的考生才可以填报。今年,要求考生高考成绩必须位于2018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文科前5000名或理科前15000名从而文科录取门槛降低2000位次、理科降低5000个位次。 同样,山东财经大学去年要求高考分数文科个人全省位次不低于19000名、理科个人全省位次不低于80000名,而今年这一要求改为入围学生夏季高考成绩须不低于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线下20分以上。 高校位次大幅度的调整,表明高校逐渐侧重通过综合评价招收更多优秀的学生,不仅局限于高考成绩的高低,更注重拓宽考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 考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是对社会创新人才进步的一个重要启示。对于高校不仅高考分数上有突出表现,同时还提倡学生能把自身综合能力做全面提升;对于考生应该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严格把控发展方向及综合能力提高。在如今不再提倡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下,学生享有更多的途径让自己成长起来,毫无疑问,综合评价这条路的确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成长途径。 简要浏览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报名条件: 整体得出如下结论: 1、综合评价更侧重考生综合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对各种奖项没有硬性要求。 2、10所大学都有要求中提到,高中三年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和1周社会实践,并完成15学分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那研究性学习认为是什么?15学分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完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没有更好的途径去实现研究性学习? ①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三年共计15学分; ② 15学分中包括了理论课程、学生组队课题研究、论文攥写等多项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展开; ③ 鼓励学生通过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依托自主探究、亲身实践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