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牛班的春天》师生情,一生情

 昵称50737480 2019-03-01

回复片名有汁源


金秋送爽的九月,又是新学期的开始。无论你现在是否还是学生,回想起校园的生活,总有一个人一直停留在你的记忆里。


这个人不是你的父母,却总以一副严肃的面孔,教育你。

这个人不是你的同学,却在你最迷茫的时候,给予你安慰。

这个人,是老师。


我们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记住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老师的名字。

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淘气贪玩,天都黑了还不回家,却总能看到老师办公室还未熄灭的灯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口袋猫想用一部电影来致敬老师。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拍摄于2004年。关于这部电影,更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它的音乐。


电影中,马修老师带领这群孩子组成合唱团,共同完成的这首合唱曲,至今仍然感动着我们。

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马修来到了一间外号叫“塘底”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马修决定用音乐来改变这种状况。他组建合唱团,想打开学生们的心门。与此同时,马修发现了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单亲家庭出生的皮埃尔性格敏感孤僻,马修在与皮埃尔母亲的接触中,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影片采用回忆的叙述方式,通过马修的一本日记,带我们重回到初次与这群孩子相遇的场景。


“塘底”“放牛班”这是中文翻译的名词。很贴切的概括了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很显然,他们自由散漫,是一群被“放养”的小孩,在校长的眼里,也是被“放弃”“无可救药”的孩子们。


这群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又处在叛逆的时期,越是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偏要和你对着干。马修刚来学校,就遇上了这群孩子的恶作剧,在学校担任多项职务的马克桑斯先生被打伤了头部。



校长显然对这样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他命令马修前去敲钟,通知这群孩子集合。这是马修第一次与他的学生见面,马修有些紧张,局促不安的看着这群孩子。



校长猜到不会有人自首,他给了马修花名册,让马修随机挑一个名字,被念到的人要接收惩罚。马修显然第一次见这样的惩罚方式。



在这个学校,校长和老师对待孩子的方法就是惩罚。不管是不是这个孩子犯的错,先抓起来关禁闭。用武力手段来威慑这群不服管教的野孩子。而这样做的后果却适得其反,学生们的怨恨与日俱增,与老师的对抗丝毫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马修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的。他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来接近学生。


学生们对新来的马修充满着敌意,他们抢马修随身带的包,教室里乱作一团,招来了校长。这群小孩以为马修会关他们禁闭,但是马修却打马虎应付校长。孩子们都吃惊马修为什么会这么做,只有马修知道,这群孩子本质上并不坏,他们只是需要有人关注,有人认同



音乐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马修决定重新拿起乐谱,通过组合唱团的方式,与这些小孩关系更近一步。



同学中有一位少年,名叫皮埃尔,他总是用恶作剧的方式挑衅校长的权威,他也不愿意和马修走近,对马修一直保持距离。



马修筹备合唱团的时候,皮埃尔正在接受处罚,他偷偷的看到了合唱团正在进行排练。皮埃尔想要加入,却碍于面子,不知道怎么跟马修开口。大家排练结束的时候,皮埃尔一个人在教室里哼唱。马修看到了这一幕,但是皮埃尔傲娇的不愿意承认。


马修明白皮埃尔对母亲的怨恨,使得这个孩子性格孤僻不好相处。用马修自己的话说,他在之后的日子里成功的驯服”住了他的新学生,并且打开了皮埃尔的内心。


在马修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放弃,皮埃尔过人的音乐天赋不应该被埋没,这个少年需要有人指引未来的方向,而马修所做的一切,也真的改变了皮埃尔的一生。



老师在我们的印象里,大多扮演着不苟一笑的角色。片中的校长,严肃甚至有些冷血。



校长居高临下的看着新来的马修老师。这个镜头用一种仰视的手法,搭配冷色调的画面,给人一种压迫感。校长就是这间学校的权威所在,这是影片开头马修第一次见到校长,很显然对于这个新来的老师,校长想要立个“下马威”。



马修组合唱团的事情,校长是完全不赞同的。这有背离他的管理方式。他所管理的学校必须是严要求,高标准,一切都必须按他的方式来。在校长眼里这群孩子只会调皮打闹,教孩子唱歌实在是愚蠢的行为。


在“塘底”的教育者们还自有一套评分标准。



测试的名字五花八门,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分成7个等级。分别是:正常,尚可,危险边缘,轻微,中等以及深度障碍。最后是,白痴。如果用我们观众的眼光来看,这套测试完全没什么科学依据。而且,仅仅靠做几道题就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明显是有着歧视的意味。


校长不把学生当做“人”来对待,孩子自然对这样的不公平发出抗争。“塘底”的问题少年们,其实本质都不坏,只不过在校长的强压之下,孩子用无声的抗争来宣泄着不满。马修意识到了这点,他反对以暴制暴,他明白对待学生必须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相待的基础上。事实也印证了,马修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最初给马修起外号,偷马修的乐谱,起哄打闹给马修找麻烦。再到之后和平相处,一起为了音乐去努力,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马修与学生之间,超越了师生的感情,更像是朋友,无话不谈。



马修被迫离开学校,孩子们无法下来送别,他们叠满了一个又一个纸飞机,上面写着送别的话。短短的几个字,包含着对马修的不舍。这段回忆,成为了“塘底”学生们一生难以忘却的记忆。



孩子们挥舞着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与马修告别,歌声响起,那段一起相处的欢乐时光,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孩子们应该是害怕看到马修远去,也许这时候的他们已经哭成了泪人,但他们不愿意让马修看到,他们希望在这个老师的心中,依然是欢乐开心的模样。



马修初来学校的影调是阴森冰冷的,背景乐是诡异恐怖的。但到离开学校的时候,整个学校被温暖的日光笼罩,伴随着孩子们悠扬的歌声。


是马修带来了“阳光”,照亮了“塘底”。也是马修,用音乐“照亮”了孩子们的内心。如果之前的学校所处在寒冷的“冬季”,那么现在,他们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古至今,老师像是人生路上的领路人,告诉我们是非,解决我们的疑惑。在老师的口中,是源源不断的知识,我们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认识了万千世界。


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他对生活的态度。这样伟大的职业,需要更多热爱教育,用心去对待学生的人加入。


我们祝福老师,送上一声问候,也许只是为了迎合教师节的来临。但老师的付出却是一年四季,从未停止。


不要只在节日的时候想起自己的老师。抽时间给老师打个电话,送上几句贴心的话。


其实,老师并不求你大富大贵,只要还有这份牵挂的心,就足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