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植物神经紊乱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医学专家指出植物神经紊乱患者首先要正确熟悉了解疾病,以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培养乐观开朗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大多使用中药治疗,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季节、所处环境、患者邪正盛衰的状况来进行分型施治。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植物神经紊乱不易治疗,总是反复发作,所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影响。那么,植物神经紊乱为什么总是治不好?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三大治疗误区 一、盲目治疗:盲目治疗只能是病情变得更复杂,甚至更难调理。可靠的办法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根据病情特点辨证施治,制定系统化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二、选择治疗方法不得当:在选择药物治疗方面,好采用中药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好些,原因是中医治病具有从治疗的特点,在消除症状的同时清除病根,全面改善患者的体制与耐受性同时,更能有效的避免西药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三、患者不配合:患者要好好地配合,要认识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虽然症状多对身心影响很大但并非不治之症,治疗接受科学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恢复的,患者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植物神经紊乱是由内脏功能失调而导致的综合征。该病的主要症状有情绪起伏大、烦躁不安、易紧张、爱生气等。患者到医院诊治时,一般要进行的检查。植物神经紊乱可以诱发失眠症和焦虑症等疾病,对人们正常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植物神经紊乱一般多发于中青年女性,患病人数的比例为1.2%。其中女性的患病率为15.78‰,而男性的患病率则为2.3‰。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植物神经紊乱是情志之伤所致,也就是人们的主观精神意志导致了该病的发生。所以,中医所采用的治疗主要是为了达到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效果。 “清脑养神汤”专家组通过采用中药“清脑养神汤”辨证治疗植物神经紊乱,可分型辨证: (一)痰火交炽 (二)心肝火旺 (三)心阴不足 注意:在治疗上①忌苦寒强行清热泄火。②要结合思想开导。 患者侯某某,男,43岁,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主因周身乏力、困意较多伴头昏一月就诊。现自觉困意较多,头昏头蒙,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滑。中医诊断为:湿阻。证型:湿热困脾。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乃由于卫阳为湿邪阻抑,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所致,治当首先清热化湿祛浊,湿浊去则症自除。故借用三仁汤加味治疗。 候某某,男,43岁。 初诊(2009年6月15日)患者诉近一月来不明原因出现周身乏力,自觉困意较多,头昏头蒙,四肢沉重困乏,食欲较前减少,午后自觉身热汗多,胃脘部无不适,其它未见异常。 纳差,二便调,夜寐欠安,多梦,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滑。故拟用三仁汤加味。 处方如下: 柴胡12g 黄芩9g 石菖蒲12g 郁金12g 苏叶9g 黄连6g 淸 夏6g 藿香12g 佩 兰12g 云苓30g 白术6g 炒薏仁15g 炒杜仲15g 桑寄生12g 炒杏仁6g 白寇仁12g 砂仁6g 大腹皮15g 内 金9g 给予7剂口服,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二诊(2009年6月22日):患者诉周身乏力稍好转,仍自觉困意较多,头昏头蒙,食欲较前稍增加,有时反酸伴嗳气,胃部轻微烧灼感,余未见明显异常。于原方加苦参6,公英15, 白残花12,继服7剂。 三诊(2009年6月29日):患者诉周身乏力较前明显好转,仍自觉头昏头蒙,睡意较多,食欲增加,反酸嗳气基本消失,胃脘部无明显不适,纳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黄,脉沉。于上方去苦参、公英,加百合15、乌药9,谷精草12、密蒙花12,草决明12,继服7剂。 四诊(2009年7月6日):患者自觉诸症较前减轻,无明显不适,但有时体力劳动过多时出现周身乏力较重,头昏,于上方继服15剂,后追访患者诉病情稳定未复发。 |
|
来自: 昵称6247260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