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一片老桔园衰败的头号杀手

 nhql 2019-03-01

位于定海区西北部的东海农场,有着我区面积最大的柑橘种植面积,这里从80年代初开始,就有一片近千亩的柑桔园。前几年,其中的一块还是出产优质早熟宫川蜜桔的园子,并且与临海蜜桔的品质媲美。今年当我路过这片园子的其中一块时,这块老桔园已经快不复存在了。

当然这种桔园的消亡并不是现在才有,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真武山蜜桔的文章,讲的是品牌的出现需要依靠品质,一旦品质不再,品牌也就会随之消失。真武山蜜桔在2009年承包人更换后,不到5年的时间,这片桔园连一株柑橘树都找不到了。

十年前,定海有个柑桔叫真武山蜜桔

前些天,一位来自岑港的老伯来我办公室咨询天牛的防治方法。他家的柑橘园位于岑港桥头社区大庙,那里靠南方的山坡上是成片的柑橘,这片几百亩的面积有上百户人家种植,品种以早熟宫川、兴津为主,是我区散户种植柑橘最为集中的地方。对于老伯的问题,我很形象地就给他介绍完了。话题就转到了这片桔园,已经有不少开始荒芜了。我说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开始荒芜,天牛就开始多,你们仍然在那种的天牛就来了,虽然我的办法能够让你把自己园子里的天牛除干净,但第二年其它荒芜柑橘园的天牛会迁飞过来,一只能产卵30-50只,最后大家都没法种下去。“随他,现在年纪也大了,桔子也便宜,卖也没人卖,自己弄点吃吃。”老伯的话其实代表了我区很大一部分原先种柑橘的散户,面积不多,原来卖几块钱,现在也看不上这几块,树死了也就死了。

定海区原来碰柑的主要产区三官堂已经没有几户人家种碰柑了,桥头的这片桔园已经衰败,金星的柑橘也大不如前,北蝉的姚家湾也就老姚在那种。在这些年里,我区一些村的柑橘园快速的衰败。我有时问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是天牛吗?

从技术上讲,导致一片柑橘园几年内死树衰败的头号病虫是确实是天牛。正是天牛的大量繁殖,使柑桔主干部位被蛀空,皮层全面受损,上半年还是好好的树,下半年就枯死了。定海的真武山、东海农场的失管园,以及岑港桥头的这片老桔园,都在天牛家族人丁兴旺下死伤惨重。而其它的虫害还没有达到如此在几年之内快速的让整个柑橘园大量枯死的能力。然而天牛自古就有,以前也是这片园,或者说管理好的园子,天牛并没有显现出如此的能力。

2、是市场吗?

普通的柑橘这几年来价格比较低,我曾经多次说过,一般柑橘是水果店里最便宜的水果种类,而且价格高的也不多。我区的早桔的价格在1-2元,有时仅0.8元/斤,这个价格在30年前也一样。低价格在成本高涨的情况下,让许多种柑桔的人不原再种了,于是就不再管理,让其成为了天牛的乐园。

3、是土地制度吗?

真武山蜜桔的消失是因为承包人的更换。我一直觉得如果原来承包人能够继续承包种植的话,我区的龟井早生也就不会找不到,这个品牌也许在今天能够成为我区优质柑桔的代表。很多时候,一小块柑橘园并不能吸引人来承包经营,而原承包者也并不想出让。我常常觉得,土地承包到户的这种分散的经营方式,在当前从业人员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成为了一些老柑橘园衰改的原因,当几户人家因为年纪大了等原因不再管理柑橘园时,周边的种植户也就面临着被天牛攻击的压力,当这种放弃增多时,这片柑橘园的衰败就变得不可阻档。

4、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吗?

我区的这些桔园大多种植于上世纪80年代,基本上到现在有30多年的历史,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柑橘在80-90年代的效益,使之成为了副业的重要部分,然而90年代末的浙江柑橘滞销,使之成为了柑橘发展的分水领。当社会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几亩柑橘园提供的收入越来越少时,当年轻人不再从事农业时,当种植者已经进入老年时,可以明显地感到对于柑橘种植的一种变化。种的人少了,种的目的也变了,更多的是种点自己吃吃,给孩子们吃吃。不少人随着孩子进了城,于是原有的柑橘园衰败了。社会的发展,使得许多人离开了农业,自然的也好,进城的也好,小农在一些方面自然的衰败,但这并不说明农村产业的衰弱。我认为正是这种小农产业的衰败,给了规模农业发展的空间,当再过几年,更多的农村成员离开原来的那种小耕小作的生活模式,依托城市和二、三产为主时,也是农村新的适度规模产业壮大的时候。我们的小规模优质农场已经萌芽成长,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也在形成。

当看到一个柑橘园衰败的时候,我觉得更应该看到未来新的产业的孕育。

有感而发,欢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