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姓氏的那些事——历史上那些曾经改动过的姓氏(四)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3-01

 在旧演义小说中,那些"好汉"常常自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似乎古人是不轻易改姓的。但事实并非尽然,不轻易去改那是一般情况,真正到了特殊时候还是有不少改动的呢。

关于姓氏的那些事——历史上那些曾经改动过的姓氏(四)

传说诸葛亮的祖先原是山东诸城葛氏,后来迁居琅琊,为了同当地的葛姓区别,乃自称诸葛氏。

十六国之一的前秦,其始祖苻洪原姓魏,因家里生了五文长的蒲草,认为是祥瑞,乃更姓蒲;后来他儿子出生时背上依稀有"草付"字样,又认为是祥瑞,于是在更姓苻。

北魏孝文帝(鲜卑人)仰慕汉族文化,推行汉化改革,其中一个内容是把鲜卑化姓氏棗拓拔氏更姓为汉化的"元"氏。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北周(鲜卑人政权)大臣杨忠,早年为了讨好上司,取了个别扭的鲜卑姓氏棗普六茹;后来他的儿子普六茹坚(隋文帝)当上了皇帝,又恢复了杨姓。

这种在中华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带来的姓氏变更,例子尚多,如部分姓慕容的人改姓慕氏或容氏,部分姓尉迟的人改姓尉氏或迟氏等等。此外,尚有为避讳、避祸更姓的,例子更多,历代皆有,举不胜举。

关于姓氏的那些事——历史上那些曾经改动过的姓氏(四)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姓氏逐步发展成五彩纷呈的庞大阵容。取姓的方式除上述者外,尚有以职业、住地、方位、干支、五行、矿产、天象、地理、数字、动物、植物、日用品乃至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为姓者。

因此在姓氏这个大"家族"中,既有显赫的皇、王、公、侯,又有卑下的奴、仆、僮、卒;既有为古人崇拜的龙、凤、麒、麟,又有为今人所贱视的猪、狗、龟、鳖;松、桂同樗、莠同荣,天地与蚁尘齐列。可谓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象"尸"这样为人忌讳的字眼竟也有人青睐。据说在古代有一种专门代表死人接受祭祀的人,叫"尸",尸姓大概源于从事这一职业者。

至于象虺、毒、臭、粪这类令人憎恶的字眼也得以入姓,就未必全是古人对此情有独钟。例如武则天称帝前杀了一大批李唐宗室反对派,并把他们的子孙一律贬姓"虺"氏。虺是传说中的毒蛇,武氏以之表达对政敌的憎恶。

在多年的生活中,许多姓氏之人往往住得较近,有的和谐,也有的会出现问题,这就会引起一些人为地变动。

民间传说,自从宋朝奸臣潘仁美,害死了杨家将,几百年来,“潘杨”两家,势不两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对情侣,就是因为“潘杨恋”,而遭到各自家族的强烈反对,最后被活活拆散。

其实,在民间,不只是“潘杨”两家的问题,据说,还有姓“杨”的,不能嫁给姓“边”的,因为“鞭打羊”;姓“杨”的还不能住在“虎头梁”,因为“虎吃羊”; 姓谷的不应该住在姓杨的或者姓牛的附近,因为“牛和羊都吃谷子”;姓“苟”的,不能嫁给姓“冀”的,因为“鸡狗不和”等等。

类似的一些无稽之谈的说法还有,但是就有不少人相信,甚至还有所谓的“高人”为此而出一些奇招怪招来“破解”,在民间都有一些热闹的传说。

关于姓氏的那些事——历史上那些曾经改动过的姓氏(四)

例如在一个地方,并排着有三个村,西边是杨家村,中间是谷家村,东边是牛家村。有一段时间里,这个谷家村里的人总是有灾祸或者什么不顺利之事。于是找人来指导,看看怎么回事或者如何破解。来人一看村子的情况,又到处走了走之后,就说:“你们谷家村在杨家河和牛家中间,而牛和羊都吃谷子啊,那样还有个好吗?必须得想办法改改啊。”于是,便在村子两头都各自垒土筑成高台,以隔断与杨家河牛家的联系。后来,果然情况好了许多。再后来多年以后,这两个高凸台实在有些让村子里的人有些不方便,于是他们便又在东西两边各自挖了深深的水沟,照样起到隔断的作用。

再说有一个村庄叫正郝台,世代都居住着米姓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突然搬来了一户“朱”姓人家,朱姓人家很勤快,不几年便“爆发”起来,成了村里的首富。米姓人家大惑不解:“我们祖祖辈辈也没有富起来,怎么人家刚来就发了,咋回事儿呢?”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一位米姓长辈前去问个究竟。朱姓人家嘿嘿一乐,开玩笑说:“我是猪,你们是米,猪吃米,哪有不肥起来的道理啊!”

米姓长辈恍然大悟:“对呀,他原来是吃我们才富起来的!”他不甘示弱,立刻给米姓家族传授了一条秘方。后来,所有米姓家族的后代,一律改叫“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以此类推,取“狼吃猪”之意。

嗨,你说怪不怪?不几年的功夫,朱姓人家便衰落下来了,最后不得不搬走。

关于姓氏的那些事——历史上那些曾经改动过的姓氏(四)

你现在到桑干河畔的正郝台村去问一问,村里也只有米姓人家和其它其它姓氏人家,唯独没有朱姓人家,哪朱姓人家哪里去了呢?原来,朱姓人家聪明伶俐,搬到十多里外的“范家房”去了,取“猪吃饭”之意。

据说,朱姓人家在那儿照样混得很不错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