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方回应!月入2000-5000并非“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组≠中等收入群体

 我爱祖国爱人民 2019-03-01

国家统计局新闻办公室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称,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在解读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中,提到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名词,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实际上,这次时间利用调查中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中间收入组”的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收入群体划分标准没有关系。

网友热议:

月入两千是中等收入群体?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到:

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工作时间最长,高收入群体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用时最长。

 低收入群体是指调查对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

 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

 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

“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一时引发热议。

网友纷纷表示:原来我是中等收入群体...

还有网友表示要继续努力,让收入破万!

但有网友感慨:按这个标准我怎么还是这么穷……

更多人开始质疑:这个标准是不是一刀切了?

官方辟谣:

非“中等收入群体”

国家统计局表示,为了分析收入水平与活动时间的相关性,在时间利用调查日志表后面,设置了一个关于估算月收入的问题,有八个选项,分别为:

 没有收入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0-2000元

 2000-5000元

 5000元-1万元

 1-2万元

 2万元以上

根据调查对象填报情况,各收入群体覆盖调查对象人数分别为:

■ 2000元以下18663人,占38%

 2000-5000元22305人,占46%

 5000元-1万元6289人,占13%

 1万元以上1323人,占3%

在解读中对收入群体进行了归并——

 将2000元以下称为低收入群体

 2000-5000元称为中等收入群体

 5000元-1万元称为较高收入群体

■ 1万元以上称为高收入群体

这种划分方法在各种调查中很常见,实质上就是“组”的概念这与一般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不是一回事

本次调查结果中提到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个名词,与一般意义上的收入群体划分标准没有关系。

来源:统计微讯、央视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