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耙耙柑熟了!德阳这个地方有11万斤还挂在树上

 小苏你好啊22 2019-03-01

耙耙柑熟了!德阳这个地方有11万斤还挂在树上

向遵明请您品尝

四川新闻网德阳2月12日讯(记者 周鸿 摄影报道)“尝一尝,很甜的。”2月12日上午,向遵明蹲在柑橘树旁,双手掰开一个刚刚摘下的耙耙柑,然后递了过来,脸上满是笑容。不过,笑容的背后却是他在为耙耙柑的销路发愁。“现在还有11万斤左右没有卖出去,我已经在努力找一些销售渠道了。”

今年55岁的向遵明曾在广州做中药材生意。2014年,有了一定积累的他回到家乡打算养老,然而却看到乡村不少农民生活不富裕,于是他将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发展农业,制种果树,以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几年下来,投入资金已达到了480余万元。

耙耙柑熟了11万斤挂在树子上待售

12日上午,向遵明拿着剪刀正在果园里摘着耙耙柑。他每摘一个果子都会仔细挑选,选出个大、好看、无伤痕的耙耙柑,然后剪下,再放进一旁的背篼里,如果有些果子藏在树叶里,他还会轻轻拨开这些叶子,然后再剪下去,深怕剪掉了树枝。

向遵明的这片果园在旌阳区新中镇白河村4组的一个山坳之地,占地380多亩。种植了翠冠梨、桃子、橙子,养殖了美蛙,其中春见耙耙柑种植的面积最大,达到了218亩。放眼望去,一片青油油的树叶覆盖了整个山坳,而在这些青色之中,还点缀着一颗颗橘红的耙耙柑。

不过,有一片柑橘树却被塑料薄膜覆盖。向遵明解释道,被塑料薄膜覆盖的是还没有下果的柑橘树,是为了防止果实被寒霜打坏。这一个个果实是向遵明4年来的心血。为了这些果实,他常年扎根在这片山坳之地,即使是在春节,他也常常忙碌于这片果林之间。

“头几年还好一点,果苗种下去没有挂果,还可以走走亲戚,吃个中午饭就立马回来。而现在就没时间了,要守在这个地方。”向遵明说,过了年,在果园干活的人也要回家过年,只有自己在这守着。这几年和妻子都在这里吃着煎蛋面就把年过了。

2018年算是向遵明的柑橘树开始真正挂果,达到了15万斤左右,虽然现在已经卖了4万斤左右,但还剩下11万斤左右挂在树上找不到销路。

“过年的时候,有不少人来这里买零售的,每天大概能卖7000元—12000元左右。”向遵明说,零售销量始终有限,最终还是要依靠水果商来批发。“目前我已经跑了很多地方,比如成都、北京等地找销路,现在也只基本确定了山东那边要2万斤左右。”

在向遵明的盘算里,预计2019年他的耙耙柑产量还会翻一番,而销路也将成为他最需要考虑的事。否则,只能看着好好的果实烂在了树上。“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向遵明说。

耙耙柑熟了!德阳这个地方有11万斤还挂在树上

被塑料薄膜盖着的耙耙柑

本是回家养老重拾农业帮助村民致富

向遵明是中江县辑庆镇人。上个世纪80年代任过村团支部书记兼生产队长。1985年,怀揣致富梦想的向遵明辞职,在信用社贷款7000元,到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从事个体经营,从甘孜、阿坝等地收购药材到荷花池贩卖。随后又去了拥有更大市场的广州从事中药材生意,并开办了工厂。

经过数十年的打拼,向遵明累积了一笔财富。2014年,50岁的他回到家乡打算养老,把工厂交给了自己的子女打理,而他在德阳买了房子、商铺等产业,然后再租出去。每年仅仅是收房租就能达到数十万元,对于他老两口是完全足够,然而向遵明并不甘于此。

“我自己富裕了,回来后看到农村的很多村民生活还不好。”响应国家的号召,而且自己也是种过地的人,向遵明开始一心扑在农业发展上。他将自己的养老钱在白河村承包了土地,建起了一片果园。

不懂技术的他,开始学习技术,还请来专家、技术人员等前来指导。“要给这些果树输营养液,要有钙镁磷钾等肥料,果子也要更新换代……”说起这些,向遵明头头是道,“我现在还在学习阶段。”

本是每年拿着几十万的,可以安安心心、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向遵明却自愿遭这份罪。每年不仅把自己的房租费全部投入到这里,还顾不了自己的亲情。去年,他的外孙因车祸去世,他赶到广西待了一周后,不得不又赶回果园。他的妻子患上癌症,也没时间陪伴。反而,他的妻子要陪他在果园里度过。

“如果我拍拍屁股走了,不仅自己遭受损失,当地的村民也会损失。”向遵明介绍,目前果园多则能解决当地60名左右的劳动力,少则10余名,每人每天的工资从40元到80元不等,每月发放工资达到3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