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通知,从3月20日起,在原有提供到17时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送仍有困难的学生,将免费课后服务延时至18时,原则上覆盖所有公办小学(民办学校可参照执行)。学校可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书法、美术、游戏等拓展活动,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校内课后服务不收费,所需看护费用由财政经费解决。确有需求的学生的家长可向学校递交申请。此外,学校可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建立弹性上班制度。详见↓ 已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为解决确有困难家庭小学生放学后的看护问题,2010年上海市教委就印发了《关于做好本市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学因需提供放学后看护服务。2014年市教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通知》,要求放学后看护服务逐步扩大至所有公办小学,服务的对象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服务时间一般为放学后到下午5点)。2017年市教委出台《关于在本市小学试行“快乐30分”拓展活动的通知》,在小学逐步推行放学后丰富多样的校内兴趣公益活动。 ▲上海市虹口区中州路小学放学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乐器。(摄影:李立基) 据调查,上海已有约98%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难。 ▲上海市宝山区行知小学放学后,同学们在科技社团活动。 将延时至下午6点 本市将坚持政府主导、学校负责、多方参与、因需提供的原则,以学校教职工为主,开展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 一是延长服务时间,在本市小学已经普遍开展放学后课后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至下午6点,具体服务时间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是课后服务原则上覆盖到所有公办小学(民办小学可参照执行),覆盖所有确有需要的小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需求。 三是以教职工为主提供服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职工轮流排班、返聘退休教职工等方式提供服务,确有需要的可引入社区教育力量或社会公益性机构。 四是服务内容方面可安排做作业、自习、课外阅读等活动,也可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艺术等活动,但不得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浦东新区临港第一小学放学后,同学们玩起了球类活动。 ▲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放学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 规范管理 市教委强调,校内课后服务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课后服务的安全保障,统筹做好学校体育、教育设施资源向社区开放时间调整工作。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切实消除场地、设施、消防、饮水卫生、传染病疫情、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涉及引入校外公益资源的,要对校外参与服务人员的品行、身心健康状况等严格把关。本市校方责任险已覆盖学校组织的、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课后服务,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学生伤害应急处理机制。 ▲青浦区重固小学的同学们放学后学陶艺。 制度保障 在经费保障上,文件要求各区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在区财政教育经费、市对区财政教育转移支付中予以保障落实。各区要优化绩效工资区域统筹部分的分配,向开展课后服务积极主动、效果突出的学校适当倾斜,并将服务态度、工作量和工作实绩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之中,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 ▲杨浦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放学后,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籍。(摄影:郑逸洁) 市教委强调,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既要发挥好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家庭和社会一起参与、共同努力。各区要统筹各类资源,研制进一步落实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方式、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等。各学校要根据学校资源状况和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充分听取家长意见,认真制定进一步加强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发挥党团员教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确保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有效落实。 《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现已公布,你最关心的问题我们都为你整理好啦!详见↓ 1.近年来为解决小学生放学后家长不能按时接的问题,上海市教委出台了哪些政策?效果如何? 答:为解决确有困难家庭小学生放学后的看护问题,2010年上海市教委就印发了《关于做好本市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0〕37号),要求小学因需提供放学后看护服务。2014年市教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8号),要求放学后看护服务逐步扩大至所有公办小学,服务的对象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服务时间一般为放学后到下午5点)。2017年市教委出台《关于在本市小学试行“快乐30分”拓展活动的通知》(沪教委基〔2017〕37号),在小学逐步推行放学后丰富多样的课外拓展活动。 据调查,本市约98%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难。 日前,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3月20日起,在原有的到下午5点的免费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仍有困难的学生,将免费课后服务进一步延时到下午6点,这将进一步回应家长对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护等需求。 2.小学生的校内课后服务有哪些内容? 答:学校可根据资源状况和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一般安排做作业、自习、课外阅读等活动,其中在放学后的“快乐30分”时段可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拓展活动,比如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社团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也可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各区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将“快乐30分”拓展活动进行适当的延伸,尤其鼓励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艺术等活动,但不得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