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光学技术,铁路安全居然也少不了它 | “追光逐梦”专栏

 昵称m5Gu5 2019-03-01

回答了“医生是如何给我们检查眼睛的”问题,“追光逐梦”专栏中“生活中的光学”部分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将呈现国际前沿的重大科研成果,带你领略科学的无穷魅力。

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春运结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超过3亿人次,相当于俄罗斯人口的两倍。而每年都要踏上回家返程路途的你,知道分布式光纤传感是如何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的吗?

春运,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铁路交通承载着数亿人回家团圆的梦想。面对巨大的客流量,铁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早期的铁路安防,是在每两千米设立一个岗哨,依靠人工巡岗,效率极其低下。随着摄像头的出现,电子监控设备逐渐替代人工,铁路监测变得实时高效。然而电子设备的监测范围和检测可靠性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每当恶劣天气出现时便大打折扣。此外,铁路距离的增长和列车的提速,也使得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幅增加。铁路安防在期待一种更为全面、精准、可靠的监测技术。

21世纪,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时而生。这是一种新型连续性分布式的传感方式,仅需在铁轨旁敷设一条光纤,就能精确定位,并感知铁路沿线的温度、应变、振动等变化。它的监测范围很广,达到了安全条例中铁路安全保护区范围指标,可以有效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实时的可靠监测。

这项技术的原理,基于物体在地面活动时引起的土壤振动。当振动不断向下传导时,光纤作为系统前端传感器,便会捕捉到振动信号并将其实时传回主机。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发生散射,一部分散射光会沿着反方向传输。此时,通过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接收光纤中的反射光,经过处理分析后,便可精确定位。另外依靠先进的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对落石滑坡、外部人员入侵、铁轨断轨等意外情况进行判断和监控。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正是利用上述连续分布式散射效应,对光纤沿线外界扰动进行分布式感知和精确定位,实现全方位连续监测。它类似人的神经系统,这独一无二的光纤“神经系统”,只需在墙里或地下埋设光纤,收发设备都在后方。若使用标准通信光纤,80千米光纤等效于8万个传感器,却仅需一台机器。因此,可以节省下大量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如今,光纤遍布铁路沿线,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为中国的铁路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除此之外,它还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油气管道、桥梁大坝和地铁隧道等领域,成为国家核心区域安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问题,我们会@专家来解答的~

(未完待续)

下集预告:大尺寸偏振薄膜元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鸣谢: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专栏介绍:

光学,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仅21世纪以来,就有六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光学有关,比如2018年的诺奖就颁给了光镊和激光放大技术。

“高冷”的诺奖很精彩,身边中的光学一样大有学问哦:微波炉、手机、汽车……都离不开光学相助!

科学大院联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推出“追光逐梦”系列专栏,不仅带您一起探索身边的科学,还会带您走入高精尖的前沿光学科技殿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