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险在国内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国内保险巨头相继展开行动,发起或参股健康管理服务类的机构。9月11日,太平洋人寿100%股权投资设立的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批,这将完成太保健康医疗产业链布局。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许晨辉 传奇十年,特请成龙代言! 广告 ![]() 保监会要求,太平洋人寿应督促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风险隔离制度、关联交易规则等各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切实防范风险传递。根据太保此前在三年规划、五大战略措施中提及,将做强大健康大养老,拓展保险衍生业务,加快健康养老产业链布局;探索布局健康医疗、车联网、区块链等与保险主业相关的新技术、新模式。对此,太保并未做出正式回应。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产业在内的健康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从市场容量来衡量,还是以发展空间来比较,保险公司进入健康管理领域的前景都值得期待。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泰康、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以及人保健康等专业健康险公司均表达了对进军健康管理领域的热情。其中,中国平安是业内较早看到这一领域潜力并行动的公司。早在2008年,中国平安就通过旗下平安信托投资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投资成立广州宜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9月,与凯雷投资集团、凯辉中法基金联合出资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美年大健康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健康管理平台。 除了平安,中国人寿也在2015年初入股康建国际医疗并持有该公司24.59%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进入大健康产业后,中国人寿集团和康健国际医疗开始收购医院。今年3月17日,该公司所发公告显示,康健国际医疗已经收购了杭州圣康医院49%股权。康健国际医疗行政总裁许家骅表示:“中国人寿集团会和康健国际医疗进行配合。前者将主要收购一些三甲医院,康建国际医疗则是收购周边规模较小的公立或私立医院,将重点关注的是200张病床左右的小型医院。” 在收购医院方面,阳光保险是国内首家由保险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兴办的股份制医院。2014年6月,阳光人寿与两家医院共同出资25亿元筹建阳光融和医院事宜获批,其持股比例在50%以上,并在2016年正式开业。在开业一周年,阳光融和医院探索了“保险 医疗”的合作模式,建立政府、市场、个人共同分担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推动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保险业深入健康管理领域的,还有新华保险。新华保险投资5亿元全资成立了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凭借保险保障的核心优势,依托各地的连锁化健康管理中心,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此外,泰康人寿旗下从事健康管理服务的全资子公司也于2015年3月正式成立。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 泰康将关注人的健康、关注人的未来,关注“从摇篮到天堂”一生的健康需求。通过一系列保险、互联网、健康管理的结合创新,让人们的生命质量更好。 对于健康管理服务,保监会曾在2013年9月发布的相关通知中作过定义,是指保险公司针对被保险人相关的健康风险因素,通过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实现控制风险、改善健康状况的服务,包括健康体检、就医服务、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国际成熟市场,健康管理是保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地降低投保者的健康风险,降低医疗开支,减少保险理赔。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第三方独立研究报告证明,由于健康管理公司的出现,健康保险公司的直接医疗开支降低了30%。 |
|
来自: Villa25ir9s9sd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