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芝罘员力 2019-03-01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彩蛋镜像》 姚璇 摄

图文:姚璇

编辑:徐晓刚

我的本职工作是上海一名设备销售,2013年我有了我的宝贝女儿,为了更好地记录她的成长过程我决定换一台稍微好点的全画幅相机。至此,我还是延用着以前全自动或特定场景的傻瓜拍摄模式。直到2015年的某一天我在拍凌空SOHO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绰号叫“大胡子”的摄影师,我们边拍边聊非常投缘,第二天他便主动邀请我去在建中的外滩某高楼拍摄。当我们爬上180多米的停机坪居高临下俯瞰浦江两岸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住了。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上海,同样的建筑,不同的视角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这成为我选择城市风光摄影中的爬楼摄影的导火线。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浦江日落》 姚璇 摄

天空用堆栈方式模拟慢门拍摄。近处游船保留一艘点睛之用。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雾锁陆家嘴》 姚璇 摄

早年拍摄于白玉兰广场,随着广场大楼花瓣的竣工,这个视角已经被遮挡,或许以后只有擦窗工人才有机会再拍到这样的场景了吧。

我选爬楼摄影的深层原因

靠楼拍楼,近水楼台,事半功倍。大千世界无限美景,可是人的精力有限,举个例子,你跑去拍黄山可能都拍不过当地的厨师,所以我想利用所在城市的高楼资源实现弯道超车。

人的生命有限,我是个怀旧的人,每当看到上海的老照片都会勾起我对往昔的情怀,我想尽我所能多记录一些我这个时代的上海,和我密切相关的城市的点滴。所有现在看似平常的一切,时间都会将它们变成我的宝藏。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穿越》 姚璇 摄

拍摄于沙美大楼,这个历史优秀保护建筑建于1921年,赶在它保护性翻新之前拍摄了这张,从老建筑内部拍摄最现代的上海,恍惚中仿佛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爬楼不一定爬到最高,每层都有它的风景,需要细心观察。

我爬楼摄影最大的收获

陶冶情操就不说了。在上海爬楼摄影最大的收获第一位肯定是记录上海现在面貌的几十T的Raw格式文件。这些影像会随着时光飞逝变得越来越珍贵。通过摄影我结识了许多行业、地域的摄友,拓展了朋友圈。我还成为了半个气象爱好者。刚开始爬楼热情高涨,无论天气好坏只要有空就会去拍,做了很多无用功,拍摄了很多废片。后来开始挑天气,不是好天不拍,但是由于没有准备,容易眼睁睁错过好天。最后研究起了气象学,研究水晶天、台风、火烧云、平流雾、暴雨、闪电、下雪、乌云、丁达尔等的形成原理,最大概率捕捉极端好天气。我还成为了半个天文爱好者。研究日月星辰走势变化与前景角度的构图关系。还好不拍自然风光,不然还要学地理学。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满月串烧》 姚璇 摄

这个机位是某知名计划天文摄影app开发者乔总首先发现并指导我们去拍摄的。满月同时穿过金茂大厦塔尖和环球金融中心框子的机会很少,十几年间也只有几次,每次也就几秒钟。

由于常年混迹于各种建筑楼顶,又是拍摄城市风光,所以对于建筑学、设计学、项目施工管理、消防安全逃生、物业管理、安防系统、市容绿化、城市交通、治安管理等也都有所涉猎。这个爱好让我掌握了一技之长。在生活和工作中,拥有摄影一技之长还是非常能派上用场的。我签约了著名图片社,为知名摄影杂志和器材商供过稿,接受过专访,也在国内外一些比赛中获奖,照片被很多行业用作宣传。从不会摄影到慢慢照片被认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五件套》 姚璇 摄

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崛起以后,上海天际线迎来5件套时代。

我眼中优秀的爬楼摄影作品

首先基本功要扎实。构图、曝光、景深、对焦、时机等基本功必须都扎实,没有基本功其他都是无本之木。基本功不好不要玩花样,也不要提什么内涵、意义、调色、思想。

要有顶级地标。有一种观点主张无关地标的照片。但是作为城市风光来说地标还是必不可少的。地标是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是这个城市风貌的最高代表,是这个时代的标志,记录城市风光必不可少就要记录最顶尖、最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标建筑群。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夹缝》 姚璇 摄

首先发现这个机位的摄影师很不容易,四件套没有重叠,被两幢楼夹在中间。我很喜欢这个视角,所以看图找机位后也去拍了一张。

要有自己的视角。都去记录地标建筑难免会重复,会审美疲劳,所以怎么把同样的建筑拍出自己的味道,避免千篇一律的打开签到证件照,这就需要我们有自己的视角。我们上海爬楼圈有个调侃:每天玩的就是给四件套找前景的游戏,全方位吊打陆家嘴。虽然不全面,但是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我们想找自己视角的想法。

要有好的天气。地景相对稳定,照片上方一大片,全靠天气撑场面。火烧云、平流雾、暴雪、闪电、上帝光、水晶天等自然现象是大片的标志之一。

要有好的光影。摄影师用光的艺术。大平光难免使人乏味。城市风光摄影师必须学会守株待兔或主动出击,去守候、去捕捉那稍纵即逝的光影瞬间。一般日出日落、某些时刻特殊的光影角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诺亚方舟》 姚璇 摄

凌空soho在建的时候就觉得和美国大片里的诺亚方舟好像,建成后前前后后去了好多次,终于等到一次不错的红霞和飞机飞过。

要有好的后期。数码时代,电脑后期是回避不了的。瞬息万变的时代固步自封是不行的,哪怕是纪实摄影,相机不能完全表现客观肉眼所见,参数还是要靠后期调整。更不用提风光摄影,同样的照片,好的后期能规避相机本身器材的局限性,更能给人美的享受、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突出被拍摄物体的主题。反之,糟糕的后期能毁掉一张原片。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万箭齐发》 姚璇 摄

五件套时代不错的机位,由于大白天光线没有什么亮点,为了增强天空的表现力采用了堆栈方式。

要有内涵有意义。很多人会说风光摄影就是一些美丽而无意义的记录。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美它本身就有意义。况且风光,特别是城市风光可以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把对爬楼摄影的热爱投入到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的洪流当中去,去记录祖国的强大,城市的变迁,高楼的长高,交通的治理、绿化景观的升级等,去记录我们这个代的人共同生活过、奋斗过、幸福过也痛苦过的城市。若干年后再拿出现在的照片,你会动容吗?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蒲公英下的大师们》 姚璇 摄

上海申华金融大厦,因楼顶有蒲公英状避雷针而被圈内亲切称为蒲公英楼,是上海爬楼摄影师心中的圣地。

一名爬楼摄影师应具备的素质

勤奋探路。要想找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好的视角,就需要毅力和勤奋不断地探路。上海这么多爬楼摄影师每天出没在各大高楼楼顶,不花点功夫照片很难跳出来。

学会看图找机位。如果你想省力,那学会看图找机位是一个捷径。别人的劳动成果已经找到的好机位,你通过图中细节和地图软件找到,可以省很多气力。有些机位确实经典、真的漂亮,我们去拷贝一张视角也无妨。不过我还是鼓励自己探路永远是第一位的。有些摄影师就连看图找机位这么省力的事情也懒得做,自己不努力,开口就问,那很难合格。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永不止步》 姚璇 摄

这张旋梯是爬楼风光摄影的附带产出。摄于翻新中的沙美大楼。当时墙上写着“危险止步”,有点感慨,热情驱使我们在爬楼的阶梯上永不止步,于是我特意跨过警示爬上阶梯顶部用俯拍方式把止步2字收入画面,寓意不畏阻碍攀登高峰。在长期的爬楼过程中其实我们对建筑结构和施工安全还是相当了解的,所以切勿轻易模仿。

树立安全意思。高空作业不但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要对下面的人和公私财产负责,要树立安全意思,学习安全守则。也不要在楼顶做危险动作。这是爬楼摄影师的职业操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恐高心理要克服,上不去机位别遗憾,没拍到好天别气馁等。

要爱护机位、可持续拍摄,不撬锁、不破坏、不扔垃圾、不顺手牵羊,不打扰住户、临走恢复原状。为了上天台撬锁或者破坏设施只会让保安等级更高,而且性质就变了。我在天台看到过好多垃圾,实在看不下去都会捡走。在通往天台的路上会遇到各种粗心的业主,不顺手牵羊也是爬楼党的操守。轻轻的来,轻轻的走,走后要求就像从来没来过一样。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古今交汇》 姚璇 摄

北京路和四川路的交汇映衬着远处摩登建筑和近处老式洋房的碰撞。调色强化蓝橙对比突出主题。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黄金之城》 姚璇 摄

上海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所以这张调色用了黑金风格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杨浦大提琴》 姚璇 摄

杨浦大桥车轨酷似大提琴,因为杨浦大桥只在五一、十一、过年这种重大节假日才开灯,所以要拍到好天+开灯+好车轨+机位正好开放,很不容易。

不组团、不求带、楼顶见。人多不利于上位,所以不要组团。如果你一直求带,在爬楼圈永远只会是一个小学生,所以也不要求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楼顶偶遇是优秀爬楼摄影师见面的方式。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飞流直下回家路》 姚璇 摄

下班高峰,利用长焦的景深压缩拍摄出桥面垂直的错觉,表现人们工作了一天开车往家赶的场景。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作者姚璇工作照

编辑手记

摄影也正如登高爬楼,每一层、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风景,登到每一层、每一处也都有不同的困难,长期坚持,深入拍摄更是困难。如果把这些当作困难,当做负担,那就越爬越累,越爬越没劲儿。如果把这些当作爱好,当作挑战,那就越怕越兴奋,越爬越有精神。有了这种登高爬楼的精神,人生中的众多事情都能做好。

从零到优秀摄影师,他仅用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