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白君 校对:小乔 八年上市未果,很显然让宝鸡市对西凤酒的管理层产生了看法,至少是不满意。所以在这个春节前的2018年1月底,西凤酒“换帅”——原董事长秦本平去职。 秦本平是在西凤酒最艰难的2013年3月“空降”到西凤担任董事长的,他“救火”的角色本来被外界一致寄予厚望。各界都希望在他的任内,西凤酒能浴火成诗。 然,五年多过去了。西凤酒不能说没有起色。但这种不温不火的格局显然不是领导层愿意看到的。尤其是发生于去年底的“塑化剂”风波,虽然并非秦本平任内的事,但此事对西凤酒蓄谋已久的上市可谓釜底抽薪、致命一击。 凤凰折翅,1963年人秦本平未能成为一代良医。 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西凤。西凤酒业内人士一直认为,西凤酒的历史有三千年。悠久程度可见一斑。 新任西凤酒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张正比秦本平小4岁。除年龄优势外,宝鸡市启用张正的另外一个核心原因应该是,张正团队曾让差点破产的“红旗民爆”起死回生。不仅起死回生,而且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国内同行业“前五名”的骄人成绩。 也就是说,打内心里无论是宝鸡市还是陕西省,当然都希望张正能复制当年在“红旗民爆”的做事魄力和行事风格,让西凤酒至少也回归到“中国名酒”的队列。 今天的西凤酒还是中国名酒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更多的人可能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是也不是。 在担任西凤酒“一把手”之前,张正是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 另外张正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不得不说,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凤翔人。凤翔,是西凤酒的原产地。 振兴西凤酒,张正责无旁贷。 说到张正,就不能不说陕西红旗民爆。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早是一家“三线建设”的军工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军转民”的大背景下,这家企业更名为“红旗民爆”,属于国内最早从事工业炸药生产的企业之一,拥有科研、生产、销售、爆破服务完整产业链。 如同许多军工企业“军转民”后水土不服一样,“红旗民爆”一度也举步维艰,职工甚至将如何“破产”都提上了谈论议程。 就在这时候,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大胆启用了张正等人。并组建新的管理团队。包括张正在内,这批管理者多数大学一毕业就进入这家单位工作,从一线到中层,熟悉这家企业的每一个毛孔。 有一种说法称,当初领导启用张正等人时也并未报多大希望,但他们愿意给年轻人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给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红旗民爆”在张正管理团队的手里不仅神奇地扭亏为盈,而且还有了非常不错的发展。2015年9月,“红旗民爆”成功登陆新三板(证券代码:833480),成为国内民爆产业领域内一流的现代企业集团。 张正团队能让“红旗民爆”复盘,自然有市场大环境的原因,但管理团队的作用和力量功不可没。 在宝鸡乃至陕西,“红旗民爆”还属于那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企业。也正是因为工业炸药这一产品本身的特殊性,所以这个企业尽管在行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在前列,但外界对他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张正“接棒”西风酒后,许多人纷纷相互打听:张正是谁?红旗民爆是干嘛的? 说通俗点,红旗民爆是造炸药的,而且是工业炸药。属于危险品。 言归正传。能将“红旗民爆”上市、能将“红旗民爆”带入国内行业前五的张正,能让西凤酒走出“塑化剂”的阴影、走出“品牌杂乱”的现状吗?能让西凤酒回归到“中国名酒”的队列里去吗?能让西凤酒像“红旗民爆”一样成功登陆新三板吗? 相信这是张正“接棒”西凤酒后,社会各界一致的期待和疑问。 作为喝西凤酒长大的黑白君,尽管早些时候怒其不争、也曾写过多篇批评西凤酒的文章,但打心眼里来说,我当然希望西凤酒能和茅台、五粮液一样平起平坐。至少那是一种来自家乡的自豪。 最近连续和多位白酒界的人士聊天,他们认为:张正团队要“改造”西凤酒,要想让西凤酒重振雄风,首先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 余毒的问题 。 西凤酒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和企业管理层接二连三的“腐败”是分不开的。前宝鸡市副市长袁军晓2015年2月转任渭南市副市长,当时就有人私下议论说这是纪委在“调虎离山”。果然仅仅9个月后的当年11月,袁军晓就被纪委“官宣”接受调查。 袁军晓在任职宝鸡市副市长之前,曾长期任职宝鸡市经贸委和国资委主要领导。这两个部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西凤酒这个地方国企的“婆家”。 而后的司法查证, 袁军晓正是在利用担任上述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他人在职务晋升等事宜上谋取利益。这里的“他人”,就包括西凤酒的多名高管。 一家被“婆家”主要领导屡屡干预人事等安排的企业,你能指望他有多大作为?指望他上市? 袁军晓案还直接牵扯出了西凤酒原高层张锁祥、高波等人的“窝案”。张锁祥为西凤酒原总经理,因受贿300余万并行贿、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年零一个月;高波为原西凤酒副总经理,因贪污、受贿、行贿,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 总经理行贿受贿,副总不仅受贿行贿而且还贪污,这样的企业你能指望他好到哪里去?更何况这些被披露的仅仅是高管层。中层呢?经销商层呢? 我们不知道秦本平上任后是如何清理西凤酒“腐败余毒”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企业如果上梁不正、整体风气被腐蚀,那么指望这样的企业做大做强无疑缘木求鱼。尤其是国企。更何况这个企业曾经还有袁军晓等人有目的地干预。 如此的大环境和背景,你还指望西凤酒酿造出清冽、甘甜、芳香的白酒? 所以说,对于张正团队而言,彻底清理前任的“余毒”应该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西凤酒要想重整旗鼓,统一思想、打造风清气正的队伍是首要任务。 当然了,作为宝鸡市委国企,宝鸡市也应该给予张正充分的授权和信任,唯有如此,第二个“红旗民爆”才有可能诞生。 2, “基酒”的问题 2018年西凤酒曝出“塑化剂”丑闻后,其涉嫌大量用外地“基酒”的内幕也随之被曝出。也就是说,西凤酒的原产地虽然在陕西凤翔,但我们喝的西凤酒有可能来自四川或东北,在柳林镇不过是勾兑和装瓶、贴标而已。 据西凤酒业内人士介绍,西凤酒大量外购“基酒”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核心原因是柳林镇当地的水资源总量,远远无法满足西凤酒每年的产量。尽管西凤酒近年来一直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钻井找水源,但效果甚微。 作为“区域性名酒”,西凤酒一方面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又受制于柳林镇水资源的不充分。如此以来,外购“基酒”的现象就无法避免。 张正团队主导西凤后,如何解决“基酒”大量依靠外购这一公开尴尬?就目前看来还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不外购,产量上不去;外购,总会落下口舌把柄。 西凤酒的原料主要是玉米、豌豆和高粱。有没有一种可能,西凤酒通过号召鼓励周边区县群众大量种植上述三种农产品、厂家收购酿酒,来冲淡外界对西凤酒“基酒”外购的诟病? 这种民间建议虽然不一定科学,但他说明了外界对“西凤酒、粮食酒”这一科学理念的期待。 3, 品牌“三国乱”的问题 有人曾问一位西凤酒高管:西凤酒到底有多少子子孙孙品牌?据说这位高管略显为难地回答说:几百种吧! 西凤酒到底有多少子品牌呢?据说这个问题许多西凤内部的人都不知道答案。 一位接近西凤酒核心团队的人士2018年时曾告诉黑白君,西凤酒的品牌种类最多时候达到380多种(款),这还不包括那些自生自灭的小品牌。 据说秦本平出任西凤酒董事长后,其中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进行品牌整顿,砍掉了接近一半的“杂牌军”。即便如此,如今市场上的西凤酒品牌仍是琳琅满目。 而反观国内的其他几大名酒,最多也就十多种(款)而已。 所以于张正管理团队而言,西凤酒如此多的品牌如何有效整合,如何让他们既能不影响销售业绩,而又不再给外界呈现出“杂乱”感,的确是一件很头疼的事。这不仅牵扯到契约精神,还涉及众多法律。 但如果西凤酒的“品牌杂乱”的形象不得到提升改观,那么西凤酒要想进入中国白酒十强,难度会不小。 从当年的“红西凤”到后来的“10年”、“15年”,再到如今的“华山论剑”和“凤香经典”,谁能真正代表和承载西凤酒三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似乎没有一个品牌敢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说自己是 “最正统”的。 有人说西凤酒是穷庙富居士。这里的“居士”指的是各路经销商。 墙头变幻大王旗!西凤酒虽然是国企,但这些年却暴富了一批又一批经销商。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一销售模式不调整改变,西凤酒可能永远只能是小富即安的“区域性名酒”。 4, 时间问题 2018年,是西凤酒发展史上很关键的一年。最新数据显示,西凤酒2018年的销售额为50.14亿元,同比增长23.86%。 “对西凤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 据西凤酒官方报道,2018年西凤酒制定了品牌瘦身战略,砍掉条码近400个,停止合作的经销商达50多家。 这年,西凤最大的“盛事”莫过9月隆重推出了西凤的“凤冠”产品——西凤1915。 西凤酒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那也是西凤酒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被世界认可。 “西凤1915” 无疑是当下西凤酒最高端的品牌。官方对 “西风1915”的描述为:“作为高端产品成功解决了西凤多年来“凤冠缺位”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在西凤酒整个产品线的完善和和核心运营模式的变革路上掷地有声的一个重要举措。” 张正团队,恰逢其时。 西凤酒厂始建于1956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从一家地方酒厂成长为现代化大型国企,西凤酒可谓一路风雨、争议不断。 当年和西凤酒同时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的五粮液,2018年的销售额为931亿元。如此做比较的话,西凤酒还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无论是市场收益还是品牌效果。 想当初,陕西白酒市场“大厮杀”的年代,东有白水杜康、北有麟洲坊,南有城固特曲、洋河大曲。唯西凤酒和太白酒稳坐关中、俯瞰群雄…… 如今,太白酒已成秦岭云烟,省内的其他几大品牌也都近乎成了鸡肋。唯西凤酒一直试图在屡战屡败中杀出一条血路。看似伤痕累累,却又念念不忘初心。 让业界对西凤酒的新班子团队充满期待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在张正接棒西凤酒董事长的几乎同时,56岁的西凤酒副董事长贾智勇出任西凤酒总经理。 贾智勇是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西凤”,属于技术专业型酒企领导。据公开资料,贾曾连续三届担任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同时具有高级工程师、中国酿酒大师、高级酿酒师、高级品酒师等身份,同时还兼任着陕西省白酒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但蹊跷的是,过去的很多年,贾智勇似乎一直无法进入西凤酒的核心管理层。所以这次贾智勇和张正搭档,被行业内誉为“最佳组合”。 在“西凤1915年”的引领下,西凤酒能成为宝鸡的上市企业的中坚和后备吗?在张正、贾智勇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西凤酒能走出“区域性名牌”的枷锁,重拾当年的辉煌和荣光吗? 相信这个答案需要时间来给出。我们拭目以待! 美图欣赏 | 摄影:王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