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 --“咨询公司就是天价卖PPT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把某个咨询项目的研究材料、数据,甚至是结论和建议都给到你,你能写出一份让客户一看就觉得很“值”的报告吗?
那难点在哪里呢? 咨询PPT最大的难点其实是讲述的逻辑和内容 - 如何把几个月的研究成果浓缩到一起,整理成一份很有说服力的报告,并让客户看完以后就可以执行。
原始的数据、研究材料、结论通常是杂乱、冗长、冷冰冰的。如果堆砌一堆没有逻辑关系的数据和事实,叙述方式也平淡无奇,那么只会让客户一头雾水。 麦肯锡的商务演示高级指南中写道,要想撰写顶级PPT,在叙述的逻辑方面有三大原则 -
FasTrak带着大家一起来探讨下这些原则的具体运用。 一、开头建立共识 报告的目的是解决客户心中的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建立起共识,以便于后续具体分析的展开。
我们可以套用Barbara Minto的SCQA逻辑展开报告。
1.背景 背景就是我们现在在哪儿? 比如说 – 去年的财务表现非常好,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增长停滞。
从背景开始,是因为背景一般是后面要说的故事的起始点。 一般背景是观众都已经熟知的事实,或者是在这个报告开始之前就已经同意的点。背景信息能够让整个Presentation有一个充满共识的良好开端。
典型的背景有“我们采取了某些举措”、“业绩表现很好”、“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等等。有的听众会问“你说的我已经知道了,然后呢?”这时候你就会开始讲解“困境”。 2.变化或困境 困境让你要讲的故事产生很多张力。
典型的“困境”包括:“我们无法做这个事,因为受到了某些阻碍”、“我采取的行动并不有效”。 描述“困境”的目的在于让听众问出他们心中的问题。 3.问题 听了背景和困境,观众很自然地会问“那我们要做什么?” 由问题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解决方案。 4.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般报告的重中之重,它是你的建议。 5.行动 行动是你希望听众听完这个Presentation做的一系列事情。
事实上,你的整个报告都会围绕“解决方案”和“行动”,因为你希望听众有所行动。 所以在设计整个报告的时候,就要提前想好你想要建议客户做什么。 二、具体分析内容有强逻辑 1.用拆分的方法来回答复杂的问题 搭建一个框架,把分解完的想法和细节填充进去,能清晰地向客户表达我们的分析思路。比如,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最常用的框架。
比如说,麦肯锡的报告(下图)给出了利润表的例子,拆成了“营业额”和“成本”,分析了对公司利润不利的因素。 2.利用归纳的逻辑,而非演绎逻辑 演绎推理:从一个一般性假设开始,以连续的步骤得出一个特定的、合乎逻辑的结论的可能性。(从普遍性推理到特殊性)
举个演绎推理的例子, 如果一个人生病,那他无法来上班。 John病了。 则John无法来上班。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相反,自下而上的逻辑思考,基于信息的论断来结束。(从特殊性推理到普遍性)
举个归纳推理的例子, 两个证人声称John犯了谋杀罪。 凶器上只有John的指纹。 John承认了罪行。 所以,John犯了谋杀罪。
当我们写PPT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按照工作的顺序来表达我们的想法,这实际上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一般来说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客户并不在意你做了什么、你的有多努力,他们只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所以,我们建议用归纳推理去呈现问题的答案,因为它理解起来更加简洁明了。
3.连贯的标题说明需要论证的过程 标题,是一份报告中的重中之重。 报告有一条逻辑清晰的故事线,所以标题要承接的非常紧密,并且要非常容易读懂。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尽量保持标题之间的统一,包括结构、时态、语调、格式。 就像写一篇文章一样,一个个论点间的连接要非常流畅。
比如麦肯锡的报告,如果把多页的PPT标题连起来,必然有统一的逻辑。 三、用讲故事的方法叙述 很多咨询新人会把PPT的重点放在格式,或者是让PPT看起来很高大上。 问题往往不是对齐、字体、字号、颜色、没标数据来源。 虽然这些也是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讲故事” 。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用逻辑、用理性,但是当我们要去影响别人、让他们认同我们的时候,只有逻辑是不够的。
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说服观众时,故事比基于事实的论点更有效 - 1.观点是理性的,但人是感性的
你不能用理性的论点来改变人们感性的想法。
举个例子,你基于数据统计得出“A商店的口碑不行”的论点,但客户正好对A商店颇有好感,可能从感情上不能苟同这一点。
这个时候,你可以讲一个故事,比如“B先生去A商店遭遇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让你的客户同情故事中的人物,从而影响他们与那个主题相关的情感。 总的来说,提出一个理性的论点会立刻激发听众的批判思维,让他们忍不住分析和反驳。但如果让你的观众沉浸在故事中,这种说服力就会大得多。 2.故事是令人难忘的,更容易重复和传播
故事正是把抽象的论点转换成具体的现实场景。这就导致,我们通过故事讲述的论点更容易让大脑去分析和记忆。
同时,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故事中包含的信息都促使人们去重复和传播。
比如,你的客户可能会记不得“A商店面临的问题”,但是他能记起“可怜的B先生的遭遇” ,这就方便他向其他人重复这些故事。 3.好的故事遵循同样的套路
其中,冲突是讲故事的核心,包括渴望(想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隐形市场)和障碍(遇到哪些问题),只有说清了冲突,客户才能知道你解决的问题对他到底有多大意义。
Presentation专家Nancy Duarte在她的TED Talk中说 -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最好的故事和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因为他们从不平铺直叙,而是在叙事中创造悬念,从而引起听众的兴趣。
她建议给客户的报告演示也应该遵循这样一种“现况 / 最佳状况”的叙事模式,通过描述现实的惨淡,未来的美好,突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制造兴趣和悬念。 在一开始,先陈述现状,然后告诉观众,如果采纳你的战略建议,未来会出现的情况。 在“现状”和“最佳状况”之间,创造出一种紧张感,让观众保持专注。 报告的最后,明确地提出你的建议,并向听众展现成功的蓝图。
商业故事比起虚拟的小说故事,有四大点需要格外区别开来:
很多人对PPT有这样的刻板印象 - 优秀的PPT应该和设计感、高级感挂钩。
具体表现为色彩碰撞、图多字少(甚至是一大片留白),比如产品发布会上的那些堪比海报设计的PPT - (某人气付费模板)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1页100万”的咨询PPT却恰恰绕过了这些时尚设计。
从传统审美来看,咨询商业报告的排版设计甚至有点死板,你常常会看见一页slide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报告。 (一个典型的咨询PPT) 这看上去似乎毫无美感,那这样的PPT设计是失败的吗?并不是。
麦肯锡高级商业报告指南上写道 - “设计是把思考变成视觉。”
对于咨询公司而言,PPT作为一种商业演示方式,主要任务是传递绝大部分信息。
所以,咨询顾问设计PPT时,思考的不是如何看上去更好看,而是如何把想法和概念用视觉的方式呈现。 因而,大部分咨询公司的商业报告都喜欢走性冷淡风 -
只专注于“你的观点是什么”、“证明这一点所需的关键证据”,然后围绕这一点进行设计,没有任何多余的内容。
FasTrak就来带大家一起探究咨询PPT的设计是如何把思考变成视觉的: 四、不要被高级模板套路 很多人不想在PPT上花费功夫,就选几个不同的高级模板直接copy到自己正在画的PPT里,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
第一点,你很容易本末倒置,为了好看的设计打乱观点。
高级模板的原始内容和排版非常契合,这可能意味着放入你的内容就会格格不入。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你发现有一页模板非常好看,但是上面分割了6块,但你证明观点的证据只有5点,然后为了好看的设计,强塞1个观点。 这就违背了“设计是为了观点服务”的本质。
![]()
第二点,你很容易因为替换模板打乱PPT的整体风格,分散读者注意力。
高级模板一般细节都很精致。(这意味着很难修改)
如果一不合适就换一个模板,那你的ppt就会出现不同的风格,比如上一页还是清新甜美风,下一页就穿越到了商务精英范,完全打乱PPT的整体风格,让读者频频“出戏”。
正确的方法是 -
你应该反过来,先想你要说什么,再设计PPT布局。 在设计时,也不要直接照搬高级模板,只要选几个最简单的模板,借鉴他们的基础设计就可以了。 ![]() 五、采用观点驱动的布局 先来看看咨询PPT的整体设计布局,一张典型的咨询公司风格的PPT如下:
![]() 可以看出,咨询PPT与其他类型的PPT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于标题。
一般PPT的标题都是短语,比如 - “A地区2009年-2019年的出生人口统计”。而咨询PPT的标题栏则是整页观点的浓缩(即这一页PPT的主旨),比如 - “A地区10年间(2009-2019)人口都处于负增长”。
如果你把咨询PPT每一页的标题抽出来,就会发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咨询经常所说的“讲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标题尽量不要超过两行(含两行),举一个贝恩公司的例子,两行及以上的标题看上去非常冗长。 ![]() 六、多用图形突出观点 咨询PPT的布局还有一个基本原则 - 能利用图形、图表论证的观点,就不要用文字。
许多咨询顾问宁愿绞尽脑汁换一种表达方式,也不愿意堆砌一大堆文字,因为过多的文字会让人产生视觉压力,并且要花时间去思考你想表达什么。
就像这个波士顿矩阵这个例子 -
如果单纯用文字去描述波士顿矩阵,是不是会觉得很干巴巴,也没有记忆性? ![]() 而BCG的PPT就利用图片、色彩、形状的设计把四块内容依次划分开,显得整个PPT画面即清晰又干净。 ![]() 再比如这个例子,
你当然可以选择用文字叙述一个商业事件 - “1950,某某公司做了XXX...到了1960年之后...2010又发生了...” 这样通常会像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让人没有阅读的欲望,更别说理解了。
如果你换一种方式,用设计代替文字,画一个时间轴,是不是就简单多了? ![]() 用设计代替文字的目的就在于此 -
让读者能看顺着你的逻辑顺序看PPT,并一眼抓住你想表达的观点。 七、巧用空格 有人称,空格是PPT的“呼吸空间”,这也是咨询顾问画PPT时特别不擅长的部分。
比如,德勤的这张幻灯片,因为内容过多,导致画面看上去拥挤而混乱。 ![]() 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办法 -
空格有两方面作用 -
如何理解空格可增加可读性呢?
在人的心理认知上,位置接近就意味着相互关联,位置疏远则相反。 利用空格,你可以把强相关的元素摆在一起,把弱相关的元素分散。 八、对齐页面上的所有元素 咨询的PPT里常常会强调对齐,因为对齐会让画面产生秩序感,让我们的思考变得顺畅和舒服。
如何在单张slide中正确应用三种对齐方式?
除了单张Slide中的元素要符合“对齐”的原则外,你还需要确保 -
翻看你的PPT时,每张slide上的标题都在完全相同的位置,尺寸大小也不应该改变。(不能像那些旧的连环画,当你翻看它们时,会产生移动的图像))
来源:凯捷咨询委托招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