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泰 陆孕于海,城育于江。天风浩浩,潮音激荡远浦;烟淼漭漭,波涛喷薄近塘。蔚然大观,王维堪唱③。峰回水转,海移东方。楼建南宋,寄以瞭望;初名《海阳》,赋以遐想。明谓《望海》,清称《鸣凤》④。屡毁乱世,屡修国荣。今之惠筑,时之良逢。层檐叠角,势若惊鸿;赤阁流丹,丽如彩凤。崇阶砌玉,绘梁画栋;朱楹彤扉,曲径盘通。前庭宏阔,侧亭护中,东西双珠,出水戏龙。后院集翠,佳木葱茏,五音缤纷,众香浮动。门迎雕屏,范文记诵⑤。大厅海图⑥,磅礴撼胸。循梯环上,披轩临风;骋目八极,纵览无穷。 若夫春晨如洗,云物俱净。风徐徊而柳不惊,水缥碧而沉圆灵。彼岸桃艳,覆盖绯云一片;参差廊亭,错落立体画屏。长桥卧于波粼,车马喧于人盈;城声起于阡陌,嵯峨显于厦群。“五相”树下⑦,拳剑舞动康健;文会堂前⑧,梅腔响彻园林;诗碑书苑,依稀游人比肩;宋城遗址,叟童嬉戏悠行。倚栏北眺,环河垂钓,闲影绰约,逸情何极。 至若夏夜妙处,琼楼赫现。华灯溢美,霓虹焕烂。桂殿兰宫,祥烨辉灿。旖旎城河,珠光映天。浮之鹊桥火树,金蛇斗折炫闪;飘之瑶岸银花,星汉琦丽斑斓。昭昭绰约兮,承日月之华筵;耿耿璀璨兮,耀风华之烂熳。画舫往来,市民与客同醉登仙;歌台翩跹,艺人和众共欢娱宴。老街叫卖,此起彼落,疑是《上河图》景垂前;湖畔俪影,三三两两,仿佛《桃花扇》中经典。 四时物殊,无往不复;六合阴晴,总呈佳境。嗟夫!先哲茂德之举,后辈弦歌沂咏,峥嵘千秋文史,当代子京圆梦。古之海天非见,神望之襟永动。仁者成其所仁,智者圆其所智。居野聊去俗虑,立朝先忘宠趣。澄怀天地绸缪,消融山水灵气。舒卷自如,俯仰欣怡。此乃登斯楼一目之真谛也。 注释: ①国学大师文怀沙题书:“江淮第一楼”。 ②古海陵史称吴陵楚地。 ④望海楼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初名“海阳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改称“望海楼”。清嘉庆初年重修,又更名“鸣凤楼”。 ⑤新楼一楼序厅展列金漆雕屏,刻有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撰写的《重修望海楼记》。 ⑧文会堂:北宋滕子京始建,时任泰州盐监范仲淹与滕子京、胡瑗、周益阳等在此吟诗唱和。范仲淹曾《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以记盛会。 2008年6月20日 |
|
来自: ZYY59dybfno1s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