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运用方向及运用示例(2)

 采菊东篱630 2019-03-02

人物速写

  9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收到了一笔1000万元的巨额捐助,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这是该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这笔巨额捐款,来自今年86岁的马旭大校。捐给家乡的这1000万元,是她毕生的积蓄。 

  马旭是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抗美援朝期间,马旭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她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空白,被称为军中的“居里夫人”。 

  他们还研制出“充气护踝”,让空降兵着陆就像踩在气垫上,减少反冲力,减少扭伤情况。此后,马旭和丈夫又经过多次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

央视颁奖

少小离家 乡音无改

曾经勇冠巾帼

如今再让世人惊叹

你点滴积蓄

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

你毕生节俭

只为一次shechi

耐得清贫

守得心灵的高贵  

 适用话题

淡泊名利    感恩家乡   家国情怀    高贵灵魂  

                             素材速用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1000万元,是您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的,这笔钱完全可让您们夫妇安享晚年,可您们将其毫不吝啬地捐出,至今仍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这是什么情怀?这是一种家国情怀,这是一种人间大爱,更是孟子眼中的天爵。您毕生节俭,只为一次shechi,您的壮举,让我看到了您高贵的灵魂。

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人物速写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刘传健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组织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事后刘传健表示,事发前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

  事后记者采访时,刘传健表示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好比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飞行界资深人士表示,此次返航备降成功,确实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驾驶舱前风挡玻璃脱落,驾驶舱的气温是零下几十度,风流又大,由于风挡脱落时对客舱设备造成了损坏,很多设备显示不工作,机长还要正确操纵飞机紧急备降去成都,整个过程相当惊险、应对非常不易。这么大的高空事故,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考验。应对成功,说明机长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从无线电录音中听上去,机长比较淡定,处理过程镇定果断,飞机最后平安降落。

 央视颁奖 

仪表失灵 你越发清醒

乘客的心悬得越高 你的责任越重

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

如此从容

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每一个传奇背后

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适用话题 

责任担当    专业能力   沉着冷静    英雄本色

 素材速用 

  何为专业精神?这是严格甚至苛刻的自我要求,是追求每一个细节都执行到位、烂熟于心的职业习惯。何为专业能力?就是在专业精神的基础上,锤炼而成的能够迅速适应变化的环境、能够迅速处理突发的问题,确保自己所在的岗位、所做的工作万无一失的能力。重视专业能力,倡导专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体现,是托举行业进步乃至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文化因子、精神素养。

  透过川航机长的日常工作生活可以发现,关键时刻的成功迫降,都来源于点滴的积累而成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源于专业精神支撑之下的自我历练。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专注,才能换来奇迹时刻的“神来之笔”。

其美多吉:云端上的忠诚信使

 人物速写 

  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其美多吉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

  “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30年来,其美多吉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

  在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其美多吉用30年时间和“老伙伴”一起跑了140多万公里,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工作途中曾遇歹徒持刀抢劫,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四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30年来,其美多吉没有在运邮途中吃过一顿正餐。只在家里过过5个除夕,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运邮路上……

 央视颁奖 

三十忠诚风与雪

万里邮路云和月

雪山可以崩塌

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

雀儿山上流动的绿

生命禁区前行的旗

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

坚强的多吉

你唱出高原最深沉的歌

 适用话题 

责任忠诚   不忘初心   平凡伟大   坚守信念

 素材速用 

  30年每一次执行邮运任务,都是生与死的考验;这条路,被誉为“云中路”,是一条翻数座大山、绕千仞绝壁、穿万丈险崖的“极限风光带”,是一条能体验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气候长廊”,更是一条连接祖国内陆与西藏的“生命线”。他胸怀着信念:“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 

  一个社会,有甚至超过“三百六十个行业”,既然选择了其中的一行,其中的一个岗位,就要用坚守,来诠释自己的信仰。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总和工作比自己清闲的比,总和环境比自己好的比,总和收入比自己多的比,总和进步比自己快的比;这样会越比心里越失衡,越比越心烦气躁,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在环境那样差的雪线邮路上一坚持就是30年?

  其美多吉是一名“雪域信使”,更是一名新时代爱岗敬业榜样。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生死考验面前一直坚守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信仰,难的是30年来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紧紧钉在川藏线上,难的是条件再差、困难再多、30年来从不退却。什么是“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像其美多吉这样把这份工作,看成一份责任,一份荣誉,一份坚守,一种信仰。

  新时代是拼搏奋斗的时代,拼搏奋斗的时代更需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是忠诚使命、履行职责,立足岗位、奉献人民。

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32年

 人物速写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

  “当时,我是自愿要去守岛的,领导说,岛上必须得有人去守,我也答应了领导,答应了就要做到。”王继才毅然带着食物、衣服以及必需品上了岛。

  王仕花说,一次带女儿上岛探夫被台风困住,看到丈夫没人照顾,而且十分危险。王仕花想,开山岛不能没有丈夫,而丈夫不能没有她。她毅然决定辞掉镇小学教师的工作,把女儿托付给婆婆,与丈夫在开山岛风雨同舟。

  王仕花也上了岛,丈夫是哨所所长,她是哨员。就这样,夫唱妇随。两个人像一支队伍,一起劳动,一起巡逻。王仕花娇小又胆小。开始听着呼啸的海风、拍打的海浪,心里就打颤,整夜不能睡。现在,王仕花的能耐可大了,即使王继才有事出岛三五天,她也能把小岛看守得好好的。钻坑道,察海情,辨船只,记日志,王仕花干得一点不比王继才逊色。

  在岛上夫妻两个人的年工资是3700元,1995年建了灯塔,又增加了2000元守护费。上有老母亲,下有3个子女,凭这点钱,很难维持全家的最低开销。现在,儿子考大学贷的3万元款还没还清,修建房屋的6万元钱也是王继才的姐姐垫的。

  为了生计,夫妻俩干起了最苦的活。每年春夏秋三季,双腿泡在海水中,捕鱼摸虾,捡贝类,铲海蛎,放蟹笼,大点的托渔船捎回港口去卖,小点的才自己解解馋,这样一年也有个三五千元的“外快”,补贴家用。

  环视夫妻俩的岛上之家,也就是一间20平方米的旧营房。一个煤气罐,一个小灶台,一个小方桌,一张木板搭的床,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在营房前,有棵苦楝树,这是王继才和王仕花上岛后栽活的第一棵树,如今已长成了岛上的“树王”。

  苦楝树象征着永不屈服,是夫妻俩的精神之树。王继才说:“苦楝树都能在岩石缝里顽强成长,我们又有什么过不去的。”

  最让王继才觉得对不起的,是妻子1987年生儿子。他太大意,没有提前送妻子去医院。等到想起已晚,大风连刮3天,渔船靠不上岸。王仕花在岛上临产前,王继才捶胸顿足,王仕花忍住巨大的疼痛,叫丈夫烧开水,煮剪刀。儿子出生时,刚露出了头,叫丈夫一把托住;儿子刚落地,又叫丈夫果断地剪断脐带。听到儿子第一声啼哭,王继才坐在地上也哭了。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开山岛上突发疾病去世,终年58岁。

 央视颁奖 

浪的执着  礁的顽强

民的本分  兵的责任

岛再小也是国土

家未平要国先安

三十二年驻守

三代人无言付出

两百面旗帜

收藏了太多风雨

涛拍孤岛岸

风颂赤子心

 适用话题 

爱国敬业   责任担当平凡伟大   高贵灵魂

 素材速用 

  爱国不是抽象的,需要用热血铸就,用奉献书写。“开山岛虽小,但它却是我们祖国的一个东门,我必须天天早上让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王继才坚守的不只是一个小岛,更是对祖国的深情与大义。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怀揣朴素的爱国情感,他以海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为伴,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海防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承诺,为“爱国奉献”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是与个人理想和价值密切相关的追求与行动。和平年代,不需要每个人都“捐躯赴国难”,但建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同样离不开爱国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褪色。扎根海岛,王继才矢志不渝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坚守32年,他仅有5个春节离开孤岛与家人团聚;坚守32年,亲人去世时,他错失相见最后一面的机会;坚守32年,他甘于清贫度日,义正辞严地拒绝投机分子巨额诱惑;坚守32年,他用坏了10多盏煤油灯,记满了40多本航海日志,听坏了20多台收音机……以国家需要标注个人志向,用一腔热血铸就精神丰碑,王继才在岁月的深处写下滚烫的赤子之情,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品格与力量。

  爱国奉献不只是一种情怀,更表现为使命担当和对工作的尽职尽责。王继才守岛卫国的价值追求告诉我们,只有以国家利益、人民幸福为己任,激扬爱国志,奉献新时代,才能使奋斗的价值得到升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都连通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我们要用王继才坚守小岛那样的定力,以信念铸魂,以坚守筑基,把爱国之情化作真挚的报国之志、坚定的报国之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