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情画意敬亭山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3-02

在人世间,若有一处风景,可以静静相对,引为知己,相见无厌,这该是一种多么奢侈的幸福!人在旅途,原来就是为了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座山”。

李白一生七次飘然至此

诗情画意敬亭山

夏初时节,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来到安徽宣城。

宣城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最著名的景点当属敬亭山了。敬亭山有吟无虚日的“江南诗山”之誉,谢朓、李白、杜牧、白居易、韩愈等300多位诗人在此留诗800多首——对于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这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可以说,我到敬亭山,不止为看山,更多的是去感悟人文气息,倾听古贤遗落在山间的千古绝唱。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敬亭山的高度只有286米,从山脚出发,脚步轻健的人,大约只需二十来分钟就能登上山顶。它东西绵亘百余里,六十余座大小山峰神态迵异,风景幽静而淡雅。这里,虽然没有嵯峨的奇石怪岩,没有苍翠的青松古柏,没有柔婉的溪流、清冽的山泉和飞瀑,石阶两边,却满是拥翠的修篁,盘旋的葛藤,丛生的芳草,不知名的山花……几束阳光,斜斜地穿过竹林,为这座山平添了几分风韵。

路边阶前,处处有石,刻满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文,或与敬亭山有关,或与古宣州有关。诗里飘着酒香,荡着春风,遗世独立,卓尔不群。曾任宣城太守的南朝齐诗人谢朓所吟“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道破了敬亭山蔓延百余里,峻拨入云霄的秀美态势。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仕途失意,被贬安徽宣城。在宣城的日子里,诗人人格得到了升华,坐在敬亭山半山腰,清凉的风,拂去了心头的痛;苍翠的山,幻化成了梦中的人。诗人被沉寂的青山感动了,以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写出一首五言绝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随着诗篇传诵,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等人亦相继以生花妙笔,为敬亭山吟诗作赋,抒发胸怀,敬亭山俨然成为“江南诗山”,李白那首五绝成了敬亭山千年的代言。

诗情画意敬亭山

敬亭诗意。

十多年,诗人七下宣州,来到敬亭山。一直钦羡李白与敬亭山的这份相知,也曾不断玩味、思量这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但所有的想象,都不如亲自到敬亭山看看。

循着诗仙的足迹上山。一路上,随处可见当地人对于诗仙的怀想。青石道旁,有李白带着叔侄游春的铜像,诗仙气宇轩昂,风神朗逸。山石上古树下,李白下颌微倾,在听蜀僧浚弹琴,“客心洗流水,余响入晚钟”的袅袅琴音,仿佛千百年间,从未断绝。

拐到下一处山谷,又见李白斜卧在相思泉边,仿佛一往情深,对玉真公主念念不忘。传说,玉真公主广游天下名山,好结有识之士,尤垂青才华横溢的李白,力荐李白供奉翰林为圣上起草诏诰。李白傲视权贵遭谗言而赐金还山,公主郁郁寡欢,愤然上书辞去封号。安史之乱后,玉真公主追寻李白隐居敬亭山,后香消玉殒魂寄斯山,百姓将其安息之地称为“皇姑坟”,世代祭拜。

相思泉边,玉真公主的汉白玉塑像与李白的铜像遥遥相对,不管后世的演绎如何,我始终认为:李白与玉真之间,其实只是大唐公主对一代才子的一点爱惜,或者还有作为同道好友的一点亲切。人与人之间,很多美好的情分,未必一定与爱情有关。

石涛妙笔为山川代言

诗情画意敬亭山

石涛纪念馆。

离开相思泉,再登数十步山阶,就是石涛纪念馆。石涛,原姓朱,名若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第二代靖江王朱赞仪的第十世孙。他自称苦瓜和尚、济山僧、石道人,石涛是其常用的号。

幼年时,石涛曾有过一段王孙生活经历,但随着国破家亡,好景很快破灭,悲苦的行脚僧生活随之而来。1670-1679年,石涛曾在敬亭山广教寺出家。此时的他,虽逃于禅而隐于画,内心却并不静寂,双脚也并不停滞,画出了敬亭山水的千情万态,留下了无数风神秀逸的作品。《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就是他以敬亭风光为背景,留下的传世名作。

驻锡敬亭山广教寺,是石涛创作历程中新旧交替、破格创新的关键阶段。此时,石涛的创作思想更活跃,交游更广泛,与宣城画派梅清、吴肃公等谈诗论画、切磋技艺,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画坛。此时,石涛对传统笔墨技法的领悟和把握,都臻于出神入化之佳境。

劫后余生知多少

诗情画意敬亭山

李白带领叔侄游春铜像。

走出石涛纪念馆,面临着更高强度的攀登。在战胜了近300米的连续斜上坡之后,终于到达“太白独坐楼”。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耸立在眼前的,竟然是一栋全新的仿唐建筑。真正的“太白独坐楼”,原位于敬亭山南面半山腰处。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在此写作《独坐敬亭山》,后人在此建“拥翠亭”,并立碑记事,此亭俗称“太白亭”。清代,“太白亭”改建成“太白楼”,可惜1937年毁于战火。站在此处,俯瞰周围山头,满目青翠,林壑幽深,显得格外灵秀。

返程途中,我加快步伐,去广教寺访著名的“双塔”。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是一代名相裴休任宣州刺史时,为迎希运和尚即黄檗禅师所建。遗憾的是,广教寺也毁于1939年抗战时期,所幸双塔尚存。

广教寺双塔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双塔形制相同,均为仿木楼阁式砖塔,塔高都是20米左右,各有7层。两座宝塔,既有宋代宝塔的韵味,又可见唐代宝塔的传统风貌,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1988年,广教寺双塔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敬亭山南麓,还有一座“古昭亭”,为明代崇祯九年(1636年)宣城县令陈泰来建。“古昭亭”三个行书大字,就是陈泰来亲笔书写。“古昭亭”也称“古昭亭坊”,以巨大石料砌成,两旁为两根方体石柱,上方连接石横梁,坊名刻在横额上,坊前有石砌台级。如今,千古名山敬亭山,只有古昭亭牌坊和宋代双塔躲过了战争烽火,劫后余生,怎不令人感叹!

站在山脚,回望敬亭。我仿佛看到李白宽袍大袖的身影,仿佛听到他“独坐敬亭山”的轻声吟哦。正如敬亭山让李白在云飞鸟憩之际,独坐凝神,寄寓“相看两不厌”的情思,泰山,让孔子发现天下之小;庐山,让苏轼悟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思;寒山,让杜牧感受白云萦绕,炊烟袅袅,流连石径蜿蜒枫林晚景;南山,让陶渊明种豆采菊,逃离俗务樊笼……在人世间,若有一处风景,可以静静相对,引为知己,相见无厌,这该是一种多么奢侈的幸福!人在旅途,原来就是为了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座山”。

(特约撰稿 西岭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