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羡慕不?十堰七旬老太22天游南极 4月还将启程去西藏

 昵称62496316 2019-03-02

潘蔚/制图淘宝外链

十堰晚报讯 (文/记者 杨天娇 图由受访者提供)晚年生活不止是围绕着孙子、老伴转,跳跳广场舞,老年人还可以选择更多样的方式安度晚年。

今年72岁的赵英华选择了用脚步丈量大地:她在4年里游历了12个国家。不久前,她用22天时间完成了南极游,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景。

一句戏言促成一段旅行

“现在,我的外孙女已经上高中了,我要开始属于我的晚年生活。”2月27日上午,记者在四方山广场见到了赵英华。满头银发、脸色红润的她告诉记者,她出生于1947年,退休前是东风公司煤气厂的职工。1998年,退休一年的她应孩子的要求,去北京照顾外孙女,直到2015年才回到十堰。

提起南极游,她笑着告诉记者,这完全是一句和女儿的戏言。2018年8月,赵英华在四方新城购买了一套新房,远在上海工作的女儿担心母亲一人操持不来,便回到十堰全权处理装修事宜。

女儿想着房屋装修完,母亲不能立即入住,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旅游。“那天,女儿随口说了一句,让我跟她一起去南极。”赵英华笑着说“好呀”,她跟女儿一拍即合。

女儿多方对比,最终选择了一家北京的旅行团。因为有女儿的陪伴,72岁的赵英华顺利地报上名,等待2018年12月底的旅行。

北半球的冬季是南半球的夏季,每年12月下旬至来年2月上旬,南极气温相对较高,冰封的水道开始融化,是看企鹅和大量野生动物的最佳时段。

不出一周,女儿就将行程全部订好。“从11月开始,我每天都在家里看南极的天气预报,心情很激动。”赵英华说,虽然从前去过不少地方,但是去南极是头一次。查资料、办签证等一系列繁琐无味的工作,因为迫不及待的心情而变得有趣。

2018年12月20日,赵英华从武当山机场飞往北京与女儿见面。3天后,首都国际机场飞往阿根廷的飞机顺利起飞,南极“探险之旅”拉开序幕。

在南极的游轮上,赵英华包饺子。

跨年夜包饺子,在南极喜迎2019年

从北京飞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加上转机时间共花费28小时。赵英华回忆说,尽管行程漫长,但自己丝毫不觉得疲惫。“我就喜欢到处跑,这次去南极是对我的挑战,想想都觉得热血澎湃。”

2018年12月25日,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飞行4小时后,赵英华抵达地球最南端的美丽城市——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当天下午4点,赵英华登上了游轮,开始了她为期22天的南极之行。

22天里每隔两天登陆一次,赵英华每次都参加。她和所有游客一样,长期在船上生活。游船室内是20℃的恒温,大家都穿着单薄的春装。可是船外的陆地气温每天都在10℃以下,赵英华登上甲板前,都要穿上防水保暖衣、救生服,戴好帽子、风雪镜,然后全副武装地坐上皮划艇。皮划艇慢慢地在满是浮冰的海面上航行,将大家送到陆地上。

2018年12月31日,赵英华和197名游客在游轮上等待去往南乔治亚岛。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船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决定一同庆祝新年。

下午4点30分,在队长的带领下,游客们和22名探险专家一起,按照制订好的活动方案,准备包饺子,共同制作跨年夜的晚餐。身为船上为数不多的中国人,赵英华的任务显得尤为艰巨——她和几位中国游客需要教外国人包饺子。

船上的食材有限,队长端上来的饺子皮是用面包粉制作而成。面包粉属于低筋面粉,用它做的饺子皮不易捏成形,煮进锅里容易散开。现有条件如此,赵英华等几名中国游客一起,相互配合着包饺子。

“少放点馅,小心一会儿包不住了。”“我会包不同样式的饺子。”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桌子上便整齐地摆放了两排水饺。看着赵英华等人包得不亦乐乎,不少外国人跃跃欲试。

“拿起面皮,用勺子挖馅,放在面皮中央,两头一捏,一个饺子就包好了。”赵英华在女儿的帮助下,一句一句地向外国人讲解。一开始怎么包都不好看,慢慢地大家越包越好,甚至发明了各种样式的饺子。伴随着欢笑声,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桌上摆满了饺子。临近晚餐时间,厨师将饺子下锅煮,果不其然,端上来的饺子没有一个是完好无损的。

“那顿晚饭我吃了不少饺子,想找一个完整的,始终没找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赵英华哈哈大笑起来:“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元旦,还吃了中国特有的水饺,非常有纪念意义。”

走进南极半岛,与海狗亲密接触

进入南极半岛,赵英华感叹道:“真是一片净土!四周都是冰山,海面上的浮冰透着淡蓝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比钻石还闪耀。放眼望去,是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冰雪世界,那是从未想象过的震撼场景。”

待皮划艇慢慢靠岸,赵英华踏入了这片震撼的景色中。一望无际的雪山,到处都是企鹅和海狗。“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这些动物,一直很好奇。没想到我刚走上雪地,它们就向我爬来。”

“探险家告诉我,那些背部呈棕灰色或黑棕色、体型像狗的动物就是海狗。”赵英华介绍,海狗是凶残的动物,它的牙齿可以直接将人撕碎。“看到两只海狗慢慢靠近,我紧张得全身发抖,手心里全是汗,下意识地想逃跑。”赵英华说,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可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探险家说,人如果因为害怕往前跑,海狗一定会追上,可只要举起双手,海狗便会乖乖地从旁边离开。”赵英华想起这段话赶紧照做,果然海狗绕道了。

从最初的害怕,到后来慢慢放松心情,逐渐适应了环境。“最后,大家主动与海狗玩起来。”赵英华说,第一次与南极动物亲密接触,为这场旅行增添了不少乐趣。

4月启程去西藏,未来还将继续旅行

赵英华1月18日回到十堰。这次南极之行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伸手可触碰的冰山、随处可见的企鹅和海狗、瞬息万变的天气和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都让赵英华大开眼界。

4年游12个国家,对她而言,旅行是度过晚年生活最好的方式。热情乐观的性格使赵英华变成一个“闲不住”的人,从退休后,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和户外群的朋友们一起爬山、四处游玩。

“从2014年第一次去迪拜开始,隔一段时间我就想出去。”赵英华说,现在没有负担的晚年生活正是出去旅行的最好时间。

“我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身体,最担心的是旅行社不同意我报名。”赵英华说,自己的身体甚至比女儿都好。从2012年开始,赵英华的生活变得很自律,每天起床后坚决不再躺下,练习瑜伽,晚上按时睡觉。

“我跟户外群的朋友们约好了4月份去西藏,过几天我就开始准备。”赵英华一边拍手,一边热情地与记者分享自己的“喜事”。记者问及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赵英华毫不犹豫地说,未来还想去一趟北极,甚至是周游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