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的人性,是改变还是接受自己的决定?

 子观心理咨询 2019-03-02

本文作者:常州子观心理工作室 观花生子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又称为人质情结,指的是被绑架的人质对绑架者产生了某种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绑架者的一种情结。从本质上说,也是绑架者驯服了人质。

产生这种疾病主要有以下4个前提条件:

A:人质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

B:人质处于某种绝望之中

C:人质获得的信息只能是绑匪给他们的“一面理”信息

D:人质会得到绑匪的恩惠

  一般情况下,人在承受恐惧的能力上,存在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质遇上了一个凶狂的绑架者,随时可能夺取他的性命,这时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绑架者。

  时间拖久了,被囚禁的人质每吃一口饭,每喝一口水,每一次呼吸,都会觉得是绑架者对他的宽忍和慈悲,进而转化为对绑架者的感激,还可能上升为一种崇拜。这时的人质普遍都会认为只有绑架者定时安全的出现,自己才能得到必需的食物和水,自己的生命才是的安全。

  最终,绑架者成为了一个核心,既是人质生命和生活的核心,也是他们这个群体的核心。核心人物的出现给这个群体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而群体中的其他人配合这个核心人物一起行动,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如果这个核心消失了,那么这个群体也就瞬间分裂了。

  仔细想想,核心既有团结的功能也有绑架的功能,这种类似的心理效应好像遍布在我们周边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家族和家庭,我们的公司,我们的团队......







  • 这种心理效应不仅会表现在个体当中,还会在群体当中有所表现。

  人质情节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在一个专制王朝即将崩溃的时代,处于万人之上的君王(比如慈禧太后)何以会拒绝维新。如果我们能够援引上述4个条件加以分析,不难发现,那些没落君王不过是旧制度的人质:

其一,改革旧制度将君王置于风口浪尖,它既可能受害于保守势力,也可能受害于革新势力(A)

其二,君王对成长起来的改革力量没有信心,认为在众多选择之中,维护旧制度是最好的(B)

其三,君王拥有的是经过传统教化和过滤的知识,而缺少面向未来的,开放的知识体系(C)

其四,君王是旧制度的受益者,即使天下危如累卵自己仍能享受到旧制度的不少好处(D)

  中国具有悠久的封建社会历史,在专制社会里,如果没有“核心”,人们普遍会感到恐慌,会急切的呼吁出来一个新的“核心”。

  古往今来的任何王朝和国家政权,当政权建立四五十年左右后,或当它传位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就到了发展的瓶颈时期。

  这来源于“核心”威慑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核心”的团结力和绑架力不够

  简单回顾一下现在正处于内乱期的叙利亚政权。

  • 1970年,哈菲慈·阿萨德发动政变,真正掌握大权。因对政变深有感触,所以上台后对反对派痛下死手。

  • 2000年,哈菲慈·阿萨德去世。他本来想让大儿子接班,但大儿子却在车祸中去世,于是二儿子巴沙尔.阿萨德成为叙利亚总统。

  • 现总统巴沙尔深受西方教育,上任后就对叙利亚实施了改革,但改革结果不如人意,今天的叙利亚状况就是证明。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由于周边众多国家的参与,再加上世界列强的搅和,叙利亚的这个瓶颈期走得格外的艰难!

  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否则他们无法避免会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作用”。

  我们也不难看出,当以君王为首的统治者成为旧制度的人质,当民众臣服于统治者时,后者实际上是遭受到了双重绑架。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被从旧制度中解放出来,而改革同样意味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从旧制度中得到解放。

  如像叙利亚这样的内战革命,代价是如此高昂,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而重新进行利益分配的改革,则不需要付出如此代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