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巴思巴文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

 思明居士 2019-03-02

【聚焦学习】

我们知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一个不正视历史的民族,就没有未来!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正视和尊重中华多民族文化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以聚居在国土范围内的五十六个民族构成。换句话说,中国版图就是以中华五十六个民族聚居区域组成的,只要是居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这是各民族历史交流的选择。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书写出来的,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感谢为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做出贡献的每一个兄弟民族!

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上,能够覆盖中华版图疆域的只有两个朝代,这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和满族人建立的清朝。那么,今天五十六个民族的构成就应该与这两个朝代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因为此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统一过这样多的土地和人民,比如云南、西藏、新疆的人民和土地就是在元朝融入中华民族的。元朝也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交流融合的开篇与基础。

元朝是第一次将中国版图内不同民族的人民置于一个统一政权管辖领导之下。不可否认,元朝开启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伟大时代。我国的回族,就是在元代民族大融合中产生的一个新民族。

我们知道,国家统一的主要表现是货币统一、历法统一以及文字的统一。为便于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进行了统一全国文字、统一全国历法、统一全国货币的工作。关于统一历法(授时历)、统一货币(在全国发行纸币),我想很多人在历史教科书籍里面都能够看到相关的内容,这里我就不作说明阐述了。

元朝巴思巴文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

大蒙古国(元代之前)的蒙古文字。

说起元朝忽必烈曾进行了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恐怕没有人知道或者听说过,这也是本篇讲述的内容与历史探讨。

元朝巴思巴文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

元代的蒙古新字

图为,收藏于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元代“蒙古新字”牌。这里为什么称为“蒙古新字”而不叫“八思巴文”?因为忽必烈在发布蒙古新字的圣旨里明确讲到“故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蒙古新字”。蒙古新字,就是元代流行的通用文字。

元朝巴思巴文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

图为,明代正德年间生产的青花瓷碗落款竟然还是蒙古新字。这说明,元代颁行的蒙古新字是具有相当影响的,以至于到了明代中期人们还在使用。

元朝巴思巴文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

蒙汉新字“百家姓”

忽必烈统一全国文字,不是靠强行推广或使用那种民族文字,而是采取了一种变通的方式,就是发明使用一种能够译写其他民族文字的通用文字——“蒙古新字”,通常我们称之为元代“八思巴文”。

这个蒙古新字有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它可以译写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字。元朝将蒙古新字作为官方文字来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称“蒙古新字”,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这就是忽必烈采取的温和变相统一全国文字的方式。

元朝巴思巴文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

图为元代蒙古新字(八思巴文)古钱币

忽必烈发布蒙古新字时曾下诏曰:“我国家肇基朔方,俗尚简古,未遑制作。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考诸辽金以及遐方诸国,命名各有字。今文治浙兴而字书有阙,于一代制度实为未备,故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这就是忽必烈发明使用蒙古新字的目的与意义。

元朝巴思巴文是中国古代的国际音标

不知道人们是否还记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兴起了学习外语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播送外语学习节目。当时的外语学习课程中,有一个被称为“世界语”的语种,又称国际音标。只是后来没有推广开来,而被人们遗忘了。元代的“蒙古新字”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世界语”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意义。文章作者:双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