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时的记忆-我家的老庭院

 安珺书屋 2019-03-02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房子是当地标准的三合院,正房一排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当中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靠南墙的地方载了一棵阳梨树。每到农历七月七前后,是阳梨成熟的季节。那表皮青绿稍微带黄丝的果子是最脆最甜的,是大人们和小孩子们的最爱;等到果皮全黄了的时候,那果肉就变得软软的、甜里带一点酸,是老人们的最爱。每到这个时候,母亲就嘱咐哥哥和我不要贪吃,要留一部分分散给左邻右舍尝尝鲜。后来由于生活拮据,母亲除了不准哥哥和我多吃外,邻居们也只是给家里有老人的送几个熟透了的,其余的都拿到集市上卖了换成粮食带回家,以解燃眉之急.

大约是1956年吧,国家要在农村建一批粮库储备粮食,母亲就把东厢房腾了出来,由集体派了瓦工,先在东厢房地面上铺上一层干沙子,再在屋内墙的四周用砖坯砌一圈夹层墙,夹层内也放满干沙子——这样既防老鼠又可防潮,最后在地上的干沙子上面再铺一层砖坯,一座粮库就算建成了。建成放上粮食后,由粮管所的工作人员把门锁了,这房子就归国家用了。那个年代,做这种事情是一分报酬也没有的,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时就是那样——“共产党打天下坐天下,连人都是国家的,党叫干啥就干啥”,这就是那个年代所有农民的真实写照。

后来我哥哥和我都长大了,成了家。我自己盖了新房子,那老房子就留给哥哥和侄子们住了。前些年县里修路,那老房子就被拆除了------

别了,儿时的记忆,别了,我家的老庭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