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我们仨》

 菊花廿六 2019-03-02

最近几天在闲暇之余抽出时间,又重新看了一遍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第一次读的时候还小,难免有些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本来想浅浅而读,却被杨绛先生温厚而又单纯的情感吸引,手不释卷,这次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合上书后内心五味杂陈,感触颇深,对三人聚失在驿道上的凄然深感痛惜,也为杨绛先生经历的必然离合的痛楚怜惜不已。从一个单纯的家褪成过去的“家”,留下来的,是怀恋。而这伤心难过的发源正是体会到了杨绛先生笔下的三人亲情至深至纯,以致于对于家的温馨有了一种安心的信赖。

这是一个有关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在梦中,哪怕是古驿道上也好,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一辈子的故事。

全书一共分成了三部。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才不过短短一张纸,字不多,是一个和钱钟书先生失散的梦,这个梦应该是真实的感受,走着走着,突然人不见了。二个人变成了一个人。在苍苍茫茫的黄昏薄暮中,在寂静孤凄的荒郊野岭中猝不及防地失散了,也印证了“我们俩老了,该是凄凄惶惶地面对聚失地时候了”,也就是这个古驿道上令人泪潸潸的找寻——一个万里长梦。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是一个更长的梦,说长不长,只是一生而已,可这一生,竟像做梦一样——像落叶一样,那么必然,却又不然。那个“家”,就只是路途中的客栈罢了,歇歇脚,留个念想,这个梦做完了,路也走完了,就不再是三个人了。书中写道:“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地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三人在路上失散了,但是无处找寻,因为找不到了。为什么是古驿道?因为驿道向来是用来送别的——长亭外,古道边,知交零落,还没说完,只剩离别。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详细写了我们仨的开始、各种经历、到爱女钱瑗、钱钟书先生去世结束。这一路都走完了,他们也散了,相守相助之后,总会有路途结束的时候。到这个时候,也就是回想的时候了。这一路的人会越来越少,也就离终点越来越近了。痛失爱女、恸失老伴儿,这一路越是艰辛,就越是想那一段相守相助的过程。杨绛先生最后写道:“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我对杨绛先生的敬佩在于,她并不是把所有的伤心难过一股脑地抛给你,让你自己去领会,而是用浓浓的亲情弥补内心撕裂的大口子——一只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别再让它再一齐流下泪来,她再平凡朴实的言语中并不过多地装饰,而是字行间透出过去的“家”的平凡生活的温馨,平静柔和,像细腻刻画出的浪花,并没有势如破竹的力量,却更打动人心。

我一直觉得李清照和杨绛先生特别像,像是分了上半场下半场的“戏剧”人生,同样都是伟大的传奇,又都像是有着单纯愿望的小孩,在内心深处又都有男儿气概——坚韧不屈,一个信念,就可以支撑下去。

钱钟书先生离世,留下七万多页天书般的手稿和中文、外文笔记,看得懂的只有杨绛先生。而五年后,钱钟书先生的手稿得以全部出版,背后是几近耄耋之年的杨绛先生不辞辛劳地伏案工作。而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更难,数万卷书籍,数千卷金石拓片,还有出版《金石录》地夙愿。何况是在战火纷飞的乱世,前有土匪,后又敌兵,她们所承受的沉重压力和艰难是我们一时间无法想到的。

这就是在再艰难的处境下仍然不为所动,追求“冰心在玉壶”的女子,携一身水墨,乘天地之正气,凛然者,是为倜傥风骨之人。

这就是我喜欢《我们仨》的原因,我透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个集梅花风骨于一身的女子的坚强,以及一个家应该有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