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趣谈:挨骂最多的冉有

 爱雅阁 2019-03-02

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后世尊称为“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冉有文武全才,擅长政事,在《论语·先进》篇中与子路并称;还曾率领军队身先士卒,抵抗入侵鲁国的齐军,孔子称赞他“义”。而且孔子在外流亡14年,最后回到鲁国也是冉有的功劳。可是遍观《论语》,发现挨骂最多的竟然就是这个多才多艺的冉有。那么冉有究竟为什么被孔子骂呢?

首先是学习态度有问题。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迫不得已)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批评冉有畏首畏尾,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因为做任何事情不管做不做得成功,都要努力去做,坚持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但绝对不能还没有开始就先打退堂鼓。


冉有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他的性格造成的。在《论语·先进》中子路和冉有问“是不是懂得了道理就去践行”。孔子给子路的回答是三思而后行,给冉有的答案却是立刻去做。当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答案不一样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退”就是退缩,优柔寡断。所以孔子要推他一下,促使他前进。

但冉有挨骂的主要原因是他做了错事。冉有在做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时,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在当时,只有周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季氏的做法违背了礼,就对冉有说:“难道你不能劝阻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感慨地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林放也是孔子的学生,曾经向孔子请教过礼)孔子的意思是说,即便是季氏祭祀泰山,泰山神也不会保佑季氏的,因为这种祭祀违背了礼。估计孔子对冉有不能匡正季氏的错误,没有尽到人臣的本分已经非常失望了。

后来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冉有与子路去见孔子,孔子指责他们,不能及时的劝谏季氏,措辞已经非常严厉。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阵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这是骂他们尸位素餐,没有作为。

后来孔子看到冉求不能尽到匡正的责任,还助纣为虐,帮助季氏搜刮百姓,聚敛钱财。孔子非常生气,对其他弟子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意思是从此以后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冉有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而且孔子也知道冉有的本性不坏,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是很有原则的。所以当季子然说:“冉求会一直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后果如其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