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造地设的才子佳人,声名传播700余年

 昵称413468 2019-03-02

赵孟頫与管道升是元代声名远扬的才子佳人,他们在文学才华上不相上下,各具特色。至元二十五年,34岁的赵孟頫认识了26岁的管道升,并产生好感,不久二人珠联璧合,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直至今日。

赵孟頫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盛名之前

赵孟頫在书画取得盛名之前,经历了一段并不如意的岁月。

少年时期的赵孟頫,大部分时间是在湖州的大宅院落里度过的,书写《千字文》及学习儒学经典,是当年的主要内容之一。赵孟頫不是千篇一律地把《千字文》当成惟一的练习文字,而是经常变换各种书体。因此后来赵孟頫最有名的书法作品,就是他的六体《千字文》。

赵孟頫 六体《千字文》

有意思的是,中年入仕后,某年他恰好回江南,一位叫田良卿的人在市场上花重金买了幅他早年所书的《千字文》一卷,专门找上门来请赵孟頫题跋。从少年到青年,在湖州的老宅里,到底写了几百几千遍《千字文》,连他自己都无从知晓,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写完即弃,不知哪位有心人,从什么途径寻获了赵孟頫的这一册《千字文》,并留存下来。

赵孟頫 六体《千字文》

1272年,18岁的赵孟頫到临安参加了国子监考试,考试成绩不错,“中国子监”。从赵孟頫父亲的情况来看,一味靠荫补,升迁会非常慢,而且会有晋升门槛,想升到更高职位,必须由皇帝赐进士出身。赵孟頫参加国子监考试,可能正是有这样的考虑,希望进入太学,毕业后直接获得进士身份,以谋求更好的上升机会。

赵孟頫

1276年,临安城向蒙古兵投降。在蒙古人的征战史上,作为一国之都的临安史无前例地“无血开城”。没有屠城,没有杀戮,没有用大火烧毁这座人口超百万的世界超级城市。蒙古人就这样来了。南宋和赵孟頫的无忧时光同时结束。

赵孟頫 红衣罗汉图卷

蒙古人占领临安时,22岁的赵孟頫已是一个成年人了。作为一个正好赶上国破的知识分子,他像很多传统的知识分子一样,选择做了遗民。这段时间,赵孟頫写了大量的遗民诗。

赵孟頫 款

宋朝灭亡后,赵孟頫回归老家湖州居住。母亲看到赵孟頫终日惶惶然的样子,就对他说:“天下既定,朝廷必偃武修文,汝非多读书,何以自异齐民?”意思是说,天下已经平定,不会再有战乱了,朝廷也会更多地支持文化事业,你要是不多读书,早晚混得跟老百姓一样。于是,赵孟頫从母命“自力于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