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涛涛是勋戚之后,生于公元1032年,去世于公元1093年,亳州蒙城人。宋仁宗的皇后曹氏是其姨母,家族地位显赫。 高涛涛四岁的时候就被接入宫中,被其姨母曹皇后养育长大。等她长大成人之后,曹皇后原本打算将其献给宋仁宗的。但是可能因为自幼看着高涛涛长大,宋仁宗对其并没有存有别样的心思,因此仁宗婉拒了曹皇后的建议,并最终将高涛涛许配给了宋英宗。 公元1063年宋仁宗去世,宋英宗继承皇位。公元1065年,高涛涛被英宗封为皇后,成为英宗一朝国母。宋英宗去世之后,其生子宋神宗继承皇位,高涛涛因而被尊为高太后。 公元1085年,也就是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年仅九岁的宋哲宗登基,高太后成为太皇太后。因为宋哲宗年龄幼小,不能处理朝政,因此被尊为太皇太后的高涛涛开始垂帘听政,临朝称制。 虽然高太后坚决反对新法,并且开展了一系列打压新党一派的行动,但是却不能忽视高太后本人的政治才能。她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办事公正,并且特别注意约束外戚,严守封建妇德,被后世人称为女中尧舜。 宋哲宗统治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所取得的不朽成就,与高太后贤德是不能分开而论的。据说当初宋英宗在位的时候,高太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已经很长时间,所以英宗便想升他的官。但是此事最后被高太后谢绝了,她说:“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 除此之外,宋神宗继位之后,几次想要为高氏一族修建豪华的宅邸,也被自己的母亲拒绝。最后只能由朝廷赏赐一块空地,由高氏家族自己出钱建造了房屋,没用国库一文钱。这样的坚持,在高太后自己当政的时候一样在坚持着。 可以说如果没有高太后在朝堂上强硬的坚持,那么等到宋哲宗亲政的时候,也许面临的便是气焰滔天的外戚和权势极大的权臣。 但是要特别指出的是,高太后对哲宗的要求过高,甚至到了哲宗生病也不许他服软看病的程度,因此惹来哲宗的憎恨。宋哲宗对祖母的憎恨,后来演化成了对自己父亲神宗的崇拜敬仰。所以等到哲宗继位之后,立即恢复王安石变法的政策,重视新党人士。这一系列的动作,使得新旧党派的争斗越发严重,最终演变成了国祸。 元祜八年秋,高太后病重,没几天便病死汴京,享年六十二岁,上谥号宣仁圣烈皇后,葬永裕陵。据说临死前,高太后将吕防、范纯仁等保守派大臣召入宫中,指出等自己死后宋哲宗绝不会重用他们。劝诫他们尽早避让,以免遭祸。可见高太后早就对自己与哲宗之间存在的矛盾了解透彻,只可惜无法挽救。 |
|